开学第一课,用心起跑
发布时间:2018.02.27

来源:宣传部 编辑:宣传部 浏览次数:

■主页大图设计 党纳


  新闻网讯 “心情像彩虹缤纷舞蹈,你我的脸上写满微笑。” 大学的生活就像一首歌,课堂是主歌。2月26日是开学第一天,记者来到东九教学楼、西十二教学楼,寻找华中大校园里最美的风景。一起出发,去聆听师生们用心、用情演绎的精彩。



 “悠悠地讲着,最炫的人文风”


  “旧时王谢庭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站在西十二教学楼三楼的走廊里,听到诗句吟哦实在让人意外,课表上明明没有文科院系的课呀。记者循声走进N306教室,陈立学副教授正在讲授“电磁场与波”。为了吸睛,他也是够拼的,从古诗词到网络上流传的新鲜小段子,不遗余力地为课程“扩容”,希望用最精彩的方式来讲述专业知识,打造一个不枯燥、有温度的课堂。



  无独有偶,韩小涛教授的“信号与系统”也带着浓郁的人文风。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和信号有何关联?且听他用专业知识一一剖析。话说,有人曾质疑该作品不是莎翁所著,学者就用已知的莎翁作品中的高频词与其进行对比,用信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信号形态学的体现。化繁为简,用朴素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深入剖析,让没啥知识基础的人也能听懂,这份功力可谓深厚。



“我的专业课,时尚时尚最时尚”


  “美国有一本知名时尚杂志名为《NYLON》。看到这个名字,大家有没有一点眼熟?”材料学院周华民教授的课堂恍惚让人觉得好像走错了教室,这是要聊聊时尚圈儿吗?“NYLON不就是材料的其中一种——尼龙。”原来,尼龙这种材料最初问世的时候被广泛用于时装的制作。女士丝袜等当时最新潮的服饰都离不开尼龙。于是,美国的时尚人士就以其为名,创办了这本《NYLON》。周华民相信,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他想为专业课添加一点通识性的“调味料”来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这是船海学院2017级本科生的首节《大学物理》课。早上7:30,林钢教授就提前将备好的演示器材“搬”到了课堂上。将一只自行车轮胎立上支架,左手轻轻一拨,轮子就能基本保持平衡并开始旋转,林钢选择演示实验作为课程序幕。他认为第一堂课非常重要,要用实物给学生留下直观印象,培养大家的学科兴趣。“同学们要在一开始就对高中和大学学习方法的差异建立认识,具体来说就是从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林钢介绍说,除了运动属性的演示,他还会在首堂课上提示同学们主动适应学习方法的转变。



 “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


  电话、邮箱,以及QQ号,保证“随找随到”。在“光学”第一堂课上,80后教师、曹鲁帅副教授就贴出了所有联系方式,他还要求为这门课程专门建一个QQ群,并承诺将现身群里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以前有学生还因为观点不同,和我在群里为课程的事儿‘吵’到半夜。现在想想,嗯,那还真是个美好的夜晚呀。”诙谐的曹鲁帅话音刚落就收获了阵阵笑声。物理学院本科生李豪觉得,与老教师相比,年轻教师的热情迅速“点燃”了他,但是老教师们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亦弥足珍贵:“他们对课程要点的剖析非常到位,讲课比年轻教师要更有经验。只是他们一般只会留邮箱,联系起来不是很方便,显得有些高冷。”



“唯一的答案,解一道题好难”


  早上7点半,西十二楼N309教室,迎接汤燕斌教授的除了教室里端坐着的学生,还有讲台上躺着的一摞厚厚的寒假作业。学生万添一大一时通过选拔加入了拔尖班,一个学期下来收获满满。刚刚过去的寒假,汤燕斌教授为了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精心布置了27道习题。万添一说,别看数量不多,但每一道题都是块硬骨头,每次都得花两个小时才能解开。


“快使用双课件,哼哼哈兮” 


  将笔记本电脑接入投影仪,却发现幕布上没有内容显示……正在东九教学楼为工程科学学院本科生上课的刘劲松教授忽然“遇险”,调整数据线、笔记本电脑后,幕布还是一片空白。讲台下开始有了一点点小骚动,大家暗暗为他捏了把汗。“别急,我还在U盘里准备了一份课件。”刘劲松一边安慰着同学们,一边从容地取出U盘,插入教室电脑的主机。轻点鼠标,“理论物理——量子力学”课件PPT首页瞬间就显示出来了。



“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


  这是邹旭怡老师第三次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课的任务,她以为自己不会再失眠,也不会再紧张,结果头天晚上还是醒来了好几次。她坦言面对大家时依然有一点点紧张:“不知大家开学第一堂课是否和我一样呢?”从梳理课程脉络到凸显中国文化的发展、延伸、创新;由面到点,以《功夫熊猫》《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战狼》《红海》的豆瓣最新评分入手,诠释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主流思想……“我的授课期望是政治社会化,昨晚我专门查询了豆瓣对这几部电影的评分走向,让大家感受一下政治是否蕴含在方方面面中。”一堂课,短短的45分钟,每一分钟的设计,邹旭怡都十分用心,只为带给同学们最好的听课体验。


“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


  “帮我拍一下课堂的照片。”上课前,聂绍发教授请求前来听课的学院同事帮忙留下执教生涯最后一年的身影。舍不下这三尺讲台,舍不下这一群群渴求知识的学生,这位执教43年的老教师心里满满都是回忆: 23岁第一次站上讲台,尽管提前背下了讲稿,但依然难掩激动和紧张;因为课堂上轻微咳嗽,学生贴心地递来了一杯热水,早上6:30就来到办公室为第一节课做准备……“教学是快乐的。每次面对学生都会激发我讲课的激情。”这就是一位老“园丁”朴素的育人情怀。



  开学第一天,故事还很多,一起来看看吧。



7:34,西十二。“拄拐我也要去上课”



7:48,西十二N104。“座位已不多,我该坐那儿?”



  东九楼B201《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都很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同济医学院二号教学楼9大教室《病理学绪论》课堂。“病理学为医学之本。”




东九教学楼,航空航天梦要从“空气动力学”开始。



课间,西十二N307 “嗯嗯,这些意见建议很宝贵。”


  (记者 张雯怡 汪泉 粟晓丽 郭雨辰 赵睿 党纳 牛晓丹 辛国胜 朱必勇 刘涵木 摄影报道,各院系通讯员协助报道)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