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洋 记者 张雯怡)11月17日,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举行2013年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建设十周年工作汇报会。多位院士、专家认真聆听光电国家实验室十年来的发展总结。
光电国家实验室主任叶朝辉院士主持开幕式。光电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周炳琨院士主持汇报会。
光电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王启明院士、叶声华院士、刘盛纲院士、庄松林院士、朱中梁院士、吴培亨院士、张雨东研究员、沈绪榜院士、林尊琪院士、龚旗煌教授,湖北省科技厅处长张宝庆,武汉市政协副主席、东湖高新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四处学科主任潘庆,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勇,以及光电国家实验室组建单位代表中科院武汉物数所书记詹明生,武汉邮科院副院长余少华,中船重工717所副总工程师杨长城,华中科技大学科发院副院长万青云等出席会议。
武汉市副市长刘英姿在会上高度肯定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她指出,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在技术引领、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武汉·中国光谷提供了技术、人才方面的有力支撑,希望实验室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以及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校长、光电国家实验室理事长李培根从学术研究成果和服务地方经济两个方面回顾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各功能实验室虚心听取院士、专家的意见建议,有效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学术质量和水平,提升实验室在世界光电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副校长、光电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骆清铭从发展历程、研究队伍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研究平台、学术交流、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方面汇报了实验室整体建设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经过10年的发展,光电国家实验室已成为国际上本领域最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之一。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支撑的“光学工程”学科并列全国第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并列全国第三;发表的包括《科学》、《自然》系列期刊在内的SCI论文,在全球光电研究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以来,论文总数和总被引次数的排名在全球10所光学研究机构中分列第二和第三;2008年以来,在光电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光学快报》(Optics Letters)和《光学快讯》(Optics Express)上的总发文量排名第一,占全球文献总量的1.2%。
10年来,光电国家实验室始终把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通过开展前沿科学与跨学科研究,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光电测试、光电行业标准建立、光电人才培养与培训方面为武汉·中国光谷,以及光电行业发展与产业化提供多方位支撑与服务。2012年7月,我校与武汉市共同支持成立了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结合,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目前,光电国家实验室已经成为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学术科研支撑平台。
各功能实验室负责人分别从研究成果及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发展规划及设想等方面作了汇报,并与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现场交流。
会议期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参观了各功能实验室,实地考察了生物光学成像、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光纤激光技术、太赫兹技术与光谱分析、海量信息存储系统、相变存储器芯片与忆阻器材料、新一代多功能高清光盘机及大数据归档光盘库、能源光子学、电镜中心、光电子制造微纳工艺等研究平台。他们一致对实验室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表示肯定,并希望实验室继续努力奋斗,为实现科技强国的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引领国家乃至世界在光电领域的科学与工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