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2日,一位毕业一年多的校友在白云黄鹤BBS上发帖,讲述自己对学校毕业生社会表现的观察和感受,希望学校能培养有血有肉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在BBS上引发讨论,引发关注。
我们常说,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总体表现是影响一所大学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我们相信,学校也一直在努力,希望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每一位华中大学子自己的发展梦想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学校、老师、学生在其中共同和各自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能更好地做些什么?如果您对这位校友的发帖有什么感想,如果您对上述问题有什么见解或建议?欢迎广大师生和校友直接在BBS上参与讨论,或将您的感想和建议发到校报邮箱(xbbjb@mail.hust.edu.cn)。我们将陆续整理出大家的感悟、体会、建议,进行报道,并上报学校。
白云黄鹤BBS原帖链接>>点击进入 进入学校官方微博参与讨论>>点击进入
原帖全文
发信人: bearisland (bearisland), 信区: HUSTStudent
标 题: 华科读书七年多,毕业一年多的一点感悟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2013年08月02日09:50:19 星期五), 安卓客户端
在魔都走入社会一年多,
常碰到本校校友,
因此和身边其它高等学府毕业的朋友有了很多对比,
越发觉得,华科就是一个巨大的兵工厂。
产出的多是技能娴熟,
听从安排的大兵。
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应该具备的自我意识,
社交能力,
沟通技巧,
分数都较低。
面对不合理的制度,
不敢当面合理争取,
要么在网上找块地做愤民,
要么不适当地爆发出来,
结果引发人际矛盾。
可怕的是,
本校毕业的学生其实是自视甚高的,
而且还有点儿轴,
听不进去意见,
但是本校人往往喜欢用低调来掩盖自己的懦弱,不争取,
明明是自己不愿为自己的利益承担更多的责任,
却说自己低调,给自己一个不争取的借口,
同时心中无比渴盼校长,老师,或者其它什么救世主的角色来改变现状,拯救自己,
同时,面对自己的心上人,
默默唧唧,思前想后,胆小如鼠,
追求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情节的意淫。
看不到客观事实,
只看到主观世界的想象。
这种情况其实还算好的,
因为总算有成长的机会。
更糟糕的是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压根儿不出手,
男女交往是人生活中必须的情节,
我科人却倾向于逃避,
还喜欢扯道德的大旗。
把什么事都归咎于道德,固然能很迅速的得出结论,
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和自我的成长实在一点帮助都没有。
以上是我对华科量产的毕业生的观察,
当中没有写出具体的事实依据,
算是我的感受性评价,
也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
因此被大家喷火的机率很高。
其实我只是想写出来,
希望华科培养出来的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而不是什么机器上的某个螺丝。
看完大家的留言,有所补充。
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有不同的观点,
这蛮好的,
所幸持反对观点的人也没有特别猛烈的攻击我,
这在本版真是万幸啊。
看到一些不同的观点,还是有所启发的,
反思了一下,
把个人的成长完全归咎于高校教育,确实是偏颇的,
个人应该对个人的成长负责。
不过,
那么高等教育是干什么的呢,
我一直在思考,
不就是提供改变自己的机会的场所么。
就如同某位同学在回复中,
把自己的农村成长背景和自己保守传统的性格挂靠起来,
并且有些无奈的情绪。
农村家庭固然是一种身份,
但是好的大学教育会告诉你,
不要试图否定它!
也不要接受那些否定它的评判标准,
你从那里来,
它很重要,因为它暗示了你要往哪里去。
就如同《建筑师的二十岁》里,
大师嘉宾伦佐·皮亚诺在东京大学,对学生们说的那样:
不要试图成为我,也不要试图成为安腾,或者大野,我们都有自己的成长基点,而这个基点是和你们任何一个人不一样的,你们要去成为你们自己。
我觉得大学应该提供察觉自我的机会,
如果大学再好一点,
甚至有老师会指点你的方向。
不要认为大学做不到。
我觉得是华科太封闭,根本看不到一流大学们在干什么。
学校的知识,真的谈不上今后能够多有用。
我现在的工作技能,
基本上都不是学校里得来的。
还是说,华科真的不够格成为这样的学校,
所以我们也不该苛责于它太多的期盼和态度么。
如果酱紫的话,
对于考到超过重点线六十多分的人来讲,
我真的不建议他/她们报志愿到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