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怀念裘法祖教授
裘法祖教授悄无声息地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
裘法祖教授给我们留下了一条河。那是医界的一条大河。他的高超技术被公誉为“裘氏手术”,并改进新术式不下数十种,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经他创建的“裘氏手术规范”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影响了几代外科医生。他主编的《黄家驷外科学》巨著,成为中国外科医生的经典读本。这条河的水就是生命之水,将永远伴随着同济乃至中国医界人士的成长,将永远清润着无数病人的生命。
裘法祖教授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山,那是医界的一座高山。他为中国现代外科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常说,“做医生不难,做好医生很难,永远做好医生就更难”。他就是一个永远的好医生。其医术、医德令人高山仰止。
裘法祖教授给我们留下了一条路,那是培养好医生、成为好医生的路。他刻苦学习的经历,勤于实践的风格,勇于探索的精神,永远体恤病人的风范,给我们指引了一条如何培养优秀的医学生的道路,也给医学生和医务人员指引了一条成才的道路。他一生的践行令人景行行止。
高山景行,吾所慕仰。
裘法祖教授是一位大家。他获得的天下之誉,他回春之妙手,他的宏篇巨著,他满天下的桃李,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大家。
裘法祖这位大家的风范,还在于他的仁心。他在德国做医生时,有一天,他的老师指着一位刚去世的妇女沉痛地对他说:“她是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这一句普通的话终生留在他的记忆中。其实,能把这一句话终生铭刻在心中的,当为大仁大善者也。
裘法祖这位大家的风范,还在于他对病人的态度和病人对待他的态度。在追悼他的过程中,他很多过去的病人自发地来看望他最后一眼,表达他们的无限感激与敬仰之情,也寄托他们的哀思。我想,病人无限怀念他,不仅是因为其医术,更重要的是其医德。他对底层老百姓病人甚是关切。我在下乡做知青时期,曾带过一个农民找他看病。当时我很犹疑,是否合适。可是后来找到他,他非常热情,并对病人进行了悉心的检查和处理。他自己说:“我一生为很多人看过病,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病人。他们受着生活贫困和疾病的双重折磨。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他们找我时的痛苦表情,当时就感到无形中有一股力量和责任要求我一定要挽救他们的生命!”
裘法祖这位大家的风范,还在于他能坦荡面对逆境。文革时期,他一度被剥夺行医的权利,在病房中做清洁,洗瓶子等。不妨想象,一个全国著名的医生(当时已成名)被剥夺行医权,会何等痛苦。但是短暂的痛苦之后,他很快便坦荡面对。我清楚地记得,那期间,有一次我在他家中玩,他下班回到家中,对我们讲起在病房中碰到的老鼠,眉飞色舞,言语之间,甚至童心乃见。非达观者不能如此也。这一份坦荡,当是对正义的期待,对国家的情怀,也是对自己的信赖。
裘法祖这位大家的风范,还在于他视同济如同其母亲。“我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养我的母亲,一个是教育我的同济,一个是我热爱的祖国”。在他心目中,同济像母亲给了他生命,他也应该视同济如其生命一样。在我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之后,他常常对我说,华中科技大学之中,他最关心的就是同济。0七年,他曾经对我谈到,某些人为自己的利益而置医学院利益而不顾,其愤愤然中显见对同济之爱。有一次,当他认为大学的某个举措不利于同济的发展时,他言,“李培根让我心碎了”。作为他的晚辈,他对我充满长辈的情谊。但是,若他认为我之所为不利于同济时,其爱憎则分明可见。当然,及至我与他聊聊,略微解释之后,他又会开怀大笑。
裘法祖这位大家的风范,还在于他的为人与处事。“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文革前,他的住房就是两套三室一厅。文革中退掉一套。文革之后,组织上多次让他搬新居或还原他文革前的住房,但他坚持不要。因为他知足了。前几年中,每每他跟我聊起自己的人生,总是强调他很满足,钱也用不完,他要把钱捐给同济。至于做事与做学问,则众所周知,无须赘言。
裘法祖这位大家的风范,还在于他与妻子平凡而伟大的爱。我所了解的裘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妻子,伟大的母亲。夫人的善良、知情达理、对他的爱,至少部分成就了他成为一个“大家”。 很多同济人大概都会有记忆,裘教授与夫人手挽手散步,曾为同济之一景。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在裘教授身处逆境的时候,身为异国女子的妻子,没有动摇过对他的爱。伟大的爱会焕发出多么巨大的力量!了解裘夫人的人们,会为她的善良而感动。他们的保姆患病,裘夫人可以为她洗澡、擦身。文革后他们之所以不再要以前退掉的住房,主要是因为裘夫人看到人家工人的住房困难得多。想一想,我们的国民中有此境界的人又有多少?裘教授对夫人的爱也是刻骨铭心的。他多次对我说,他很害怕自己先夫人而去,原因一是怕裘夫人受不了,二是让自己的爱陪伴夫人终身。
于我而言,裘伯伯永远不会离开。我忘不了,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在他家中与他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时,他和我们一起说笑的样子;我忘不了,在我做校长后在他家与他多次促膝谈心的时候;我忘不了,在会上他与我坐在一起的时候,那种相谈甚欢的情景;我也忘不了裘夫人的白发和目光……
裘教授永远不会离开同济,不会离开华中科技大学,不会离开中国医界,因为他代表了一批医界精英知识分子,代表了同济医科的实力和优良传统,代表了中国医界的一个时代。
李培根
二○○九年春节于喻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