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抗震救灾一线归来,他们用文字记录惨烈与坚强,他们用困境定格悲壮与感动,他们在心痛中传递希望和力量。
他们是楚天都市报派往汶川地震一线的15位记者,他们14天穿行于生死之间,每张照片、每段文字背后都浸透了汗水,饱蘸了泪水。其中,年轻记者苏海涛于地震当日到达灾区,并在湖北媒体中第一个进入重灾区发回报道;首席记者张欧亚登上军机亲历空投;摄影记者陈建刚每天背着 几十公斤的器械,徒步十几公里三进北川;摄影记者许少峰徒步急行军9小时,孤身深入震中映秀镇......
战地男儿、一代铁汉从灾区风尘仆仆的回来,带着满腹情感于6月3日晚上来到我校研究生活动中心,于各位同学分享在前线的执着与感动。
陈建刚:三闯北川,只为祭奠熟睡亡灵
5月12日到达成都, 14日首次抵达北川;
绵阳、北川,不到一百公里的路,驱车却要10小时;
关卡、滑坡、泥石流......路况恶劣到司机都害怕前进,唯一的出城大道被封死,他只能下车徒步翻山越岭。
“在半山腰的北川中学异常寂静,废墟周围都是学生尸体。三位老师急切地呼唤‘快点,快救出学生’,但是苦于没有大型器械掀开水泥板,随着时间流逝,起初的微弱回应也消失了。我知道,他们在离我而去”。外表刚强的陈建刚说,满是尸体的冲击让自己茫然地拍了三个小时,直到眼泪模糊了视线再也无法继续。
心系被困学生的陈建刚想第二天再度折回北川中学,但严格的管制让他无法进入施救现场。万般无奈之际,陈建刚转而向两公里外的北川县城进发。
“当时部队尚未进入,通往县城唯一的路被堵死,我得踩着尸骨进入县城中心。当时内心默默的祈祷,希望这些亡灵能原谅我的不尊。我只是想尽记者的本分,在第一时间到新闻现场去。”最后,他用裹尸布包住双脚,小心翼翼地跨过,深怕惊扰到安睡的生命。”
最后一次在北川县城,陈建刚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伟大。一栋倾斜了45度的办公楼下,两个微弱的生命正在等待救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微弱的呼吸都潜伏着致命的威胁。
“怎么可能不怕?为了救出水泥板下的人,我们甚至不敢贸然用千斤顶,因为每一厘米的挪动都可能诱发新的坍塌。”
四小时后施救成功,陈建刚悬着的心总算稍微放下来了。“那一刻我在想,我幸运地和死神交手,值了。”
蒋绶 :我的灵魂跟大地一样颤抖
地震发生后,蒋绶第一时间从广州采访现场奔赴白云机场,再连夜赶往北川县城。“到现在,我的一大箱东西还寄放在机场。当时为了减轻负担,只拿了笔记本和相机。”
蒋绶是文字记者,他习惯用眼睛观察,用笔记录。一路上,山体滑坡的危险没能阻挡他,余震的来袭也没能阻挡他,但施救现场的情景却让他揪心不已。
“有些学生被救出来时发疯的尖叫,医生说很可能腰腿都被碎石砸断。还有楼梯拐角处的3具学生尸体,头部已经伸到了外面,但身体却随着楼房下陷了。他们离生还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就是在这0.1秒的时间里,他们没有逃脱。”
蒋绶说,从事新闻行业10余年,各种各样惨烈的场面都见过,前段时间还在胶济线做铁路事故的报道。但是,北川的惨厉依然让他目瞪口呆。 “整个学校只剩下篮球架和一面红旗,虽然可以听到甚至看到缝隙中的人,却没有办法将他们救出来。”
第二天,蒋绶到了甘肃和四川交界的重灾区青川县。“好多村庄被泥石流埋在50米深的地下,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看着无法施救的现场,目击空投的宣传单,他的眼睛再一次饱含泪水。
13天,辗转多个重灾区,刚毅坚强的他再也无法忍受内心的巨大压力。5月25日凌晨,在成都的大街上,蒋绶选择放声大哭,用歇斯底里发泄内心的不安。
杨磊:悲恸中我们还要微笑
杨磊负责了从四川出来的第一列伤员专列上的采访任务。列车上的孩子们始终微笑的面容让他的内心无比震撼。
“原本以为经受如此惨痛灾难之后,他们会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我却经常看到他们脸上的灿烂笑容。”
谈话中,杨磊提到一位名叫温晓艳的高一女生。温晓艳亲历地震,与死亡擦肩,至今也没能和家人联系上,但却一直陪在受伤严重的同班同学身边,细心地陪伴呵护。
杨磊说,温晓艳亲口跟他说,只有当天被从废墟中抬出看到周围全是尸体的时候她忍不住哭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哭过。整个北川中学高一年级,地震前有10个班,复课时3个班都不到。晓艳说,那么多同学都离开了,自己伤心不是他们在天堂希望看到的,所以选择坚强的面对,并用同样的态度照顾和感染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同学。
“或许我们报道了太多的悲伤和痛楚,但是惊天大灾难后,我们依然需要从悲痛中走出,用灿烂的微笑面对未来的新生活。”
相关背景:
陈建刚:楚天都市报摄影部主任,多次参与重大事故的拍摄报道。
蒋绶:楚天都市报机动记者,从事11年,报道过武航飞机失事、常德山西陕西的频繁矿难、金三角禁毒、山东胶济铁路列车出轨等重大事件。
杨磊:我校校友,1998年进入楚天都市报工作,先后在经济部、机动部、社会部做记者。10年他先后15次获湖北省新闻奖和全国省级晚报好新闻奖,40次湖北日报新闻奖,两年被评为楚天都市报“楚天之星”,2007年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十大标兵”。
(记者团 郭凤莲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