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十年寒窗苦。大学生经过多年学习和无数次考试,才跨进大学校门。大家需要学习,但更要掌握学习的真谛。
悟出学习的道理比学习具体知识更为重要,惟有如此,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学习为了什么?首先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也为了个人的发展。其实远不止于此,我们为探索未知而学习,宇宙中藏有太多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求。探索未知的神秘世界,这是青年人的使命所在;为了生命的过程而学习,我们要在学习中成长。更进一步,要“无为而学习”。教育家杜威有言:教育本身并无目的。意义恐怕就在于此,真正的“无为”是无所不为。
placeholder
大学生学什么?除了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人文历史外,还有很多需要掌握。
学习社会。学校是求知的殿堂,但视野相对有限,不要忘记更为广阔的社会。学习社会,我们会充满希望和激情,坚定信仰和方向,可以登高和远行。
学习情感。我们都需要健康的情感。责任是一种情感,青年人对家庭、集体和社会,以及全人类应怀有责任;同情是一种情感,对身处困境者应抱有同情,施以援手;爱是一种情感,社会充满爱将更加美好,人们奉献爱将更具魅力。
学习和谐。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需要和谐。季羡林先生提出内心和谐,没有自身的和谐,就很难为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做出贡献。没有自身和谐,大家可能迷失自我,陷入茫然。 怎样学习?我们习惯于在课堂、书本和实验室里学习,这远远不够。
在集体中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爱因斯坦学生时期曾和几位好友自发组织“奥林匹亚学院”,从中受益匪浅。我们一生将身处许多不同的环境和集体,学习之源无穷无尽。要做有心人,在集体中向他人学习。
在生活中学习。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最丰富的学习源泉。
placeholder
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一般可以在书本里找到,能力的提高需要融入社会;在理想和志向的情景中学习。要设计一个美好的人生“图景”,将其逐步化为现实。
在主动中学习。真正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逐渐发掘自己的潜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未知世界中寻找兴趣,我们就能乐于学习。要懂得感悟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升华,需要感悟。日常生活和世间万物都蕴涵很多哲理,要理解它们,更需要感悟。
在质疑中学习。社会和科技总是“不完美的”,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要善于发现问题,问题中往往孕育机遇。养成质疑的习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质疑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