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是以学长的身份与大家进行交流。”5月23日晚7点,上海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我校77级校友田国强,在一号楼学术报告厅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题为《中国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的精彩讲演。这是他阔别母校25年来的首次公开演讲,对母校、老师的培育之恩表示了深深的谢意。
回眸:探索的三十年
为何只经过短短的29年,中国就能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成为基本实现小康的国家?国民人均年收入从300美元增长到2042美元?综合实力与国际威望大大提升?如此大的反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田文强教授认为,这主要是国家坚定不移的进行经济建设、不断完善政治体制和法律法规、适度的对外开放及合乎事实的经济体制转型策略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我更看重的是制度转型如何?长效机制怎样?”他强调任何事情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 的过程,关键是我们要用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国家现在发展的现状。“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过程。”
三十年的发展告诉我们,国家的建设一定不能脱离人们现实的生活水平,要运用市场较好的解决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同时,国家也要正确发挥其作用对市场给与恰当的干预与指导,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和谐的经济。
展望:在改革中前进
当下中国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的为解决社会安定有序的问题提供物质保障。“我虽同意郎咸平关于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的看法,但如果是先建立体制、再进行改革,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对这个目标我没意见,关键是怎样完成这个过程。”田国强指出,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前提下,逐步向前推、实行渐进式的改革才是正确之道。
其间,他还特别介绍了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松绑’就是提倡自主发展,‘放权’就是分散化决策。因为每个人管自己的事情管的最好,运用这种机制就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产生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效果。”他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间隔,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国人才会知道自己的差距,也才会努力奋斗不断建设国家。
田教授也谈到公正、诚信原则在竞争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并殷切希望大家待人以诚、处事以信。“只要给人们公平竞争的起点,最后,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就是平等、高效的。诚信的丧失是很大的问题,狡猾的人长久以后是得不到好处的,所以,千万不要扯谎(说谎之意)。”
讲座结束后,田国强与在场同学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同学们积极的提问也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据了解,这是田国强教授25年来首次回母校进行讲学。
简介:
田国强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德州A&M大学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与经济研究所顾问。
田国强教授无论是在国际经济学界还是在中国经济学界均名声远扬。田教授1980年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得该校数学硕士学位, 1987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得全美斯隆博士论文奖。他提出了一个在“非规范性”的经济环境中,即有限经济自由和不完全市场体系环境下的企业产权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经济制度环境得到适当的改变,社会才能有效地变换产权的所有制安排形式。曾被《华尔街电讯》评为2006中国大陆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