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李培根院士引领新生推开新版思修课大门
发布时间:2006.09.26

来源:华中大新闻网 编辑:郭涛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周珊珊 报道)“让新生从空间与时间维上看新思修课,让新生更快更好地踏上思修课的基础。”9月24日及9月25日晚上7点,在一号楼报告厅及大学生活动中心B座305,校长李培根为06级人文学院、控制系及物理系等院系的新生开讲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一课。

李培根校长旁征博引,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为出发点,讲述了吸收世界文明的重要性,以自身学习和体悟为终点,教导新生学习的方法。为期两天的思修课绪论不仅让新生们轻松地踏上了思想道德理论课的基础,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新的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以理服人的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文化课。

秉承中华礼仪 吸纳世界文明

“我是以一个‘学人’的身份来讲这门课,我的专业是机械,但是我却一直在学习思想道德政治理论。我也希望同学们以及教师能够重视这门课程。我希望我的开讲能够让大家从时间与空间维上看‘思修’,也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踏上‘思修’的基础”李培根在开讲之前讲述了为新生上这第一课的意义所在。

李培根首先阐述了“延中华礼仪”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什么?需要信仰重建。”他引用了余秋雨说的话,“经济只能给一个民族带来富裕,而只有文化,才能给一个民族带来尊严。”接着,他讲述了中国文化“礼”的内涵。“礼是国家典制,也是修身养性的方式,既体现了与自然和谐,也体现一种明荣知耻的品性。”在讲述“礼”的过程中,李培根引用大量的古文名句,他感慨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思想境界,她们是被灰尘蒙上的珍珠,只要将这些灰轻轻吹走,传统文化就会绽放出光芒。”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并且又能够保持传统文化的国家,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李培根讲述了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历史,以及日本现在又如何保持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事实。而现在的中国却面临着“传统文化没有保持好,外来文明也没有吸收好”的问题。“因此中华礼仪必须要与世界文明想融。我们既要吸收外来文化又要保持传统优秀文化。”“新的政治理论课正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她将引领你们树立正确的观点。

掌握学习方法 体悟做人之道

李培根在讲课中着重与新生们分享他在学习中的体悟和做人的道理。“把握宏观,体察下情,提炼深华,反思批判,与时俱进,勇于实践。”这六点涵盖了做学问的方法。孟子的“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则是他提倡的做人之道。

对于“把握宏观”这一点,李培根讲到,小的时候,他天天喊着,“要打倒美帝国主义”;但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最后他居然是在美国留学。他还讲到他到夏威夷时,十分感慨John Schofield将军的远见。1873年John Schofield访问夏威夷后,力荐将夏威夷纳入了美国版图。如今的夏威夷不仅是旅游的好景点,而且对于美国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他告诉同学们考虑问题要从宏观上把握,不要局限于细微。

体察下情则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李培根曾在文革时期参与了下乡运动,在农村以及工厂的工作,这些经历和体验可谓终生受用。

他还鼓励新生要勇于实践。“中国的实践是,交给你对象,方法与形式,虽然是叫实践,但是实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实践,而不像美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动手,那才叫主动的实践。同学们在大学里一定要主动。”

谈起做人之道,李培根给新生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李培根当院长时,曾经有一个年轻的教师因条件不够格,没有评上职称。这位教师不服,便找到李培根。如果是别人,也许会说,“由于今年的人数不够,所以你没有评上,明年你应该可以评上的。”类似的宽慰的话语。但是,李培根就说了一句话,“今年评职称,我没有选你。”第二天,这位教师就写了一封长信感激李培根。“诚意也许很难听,但不一定会招人嫉恨。”李培根教导新生,“要以诚待人,诚则要以真为本。”

“现在的社会正处于矛盾凸现期,一定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大系统看待中国的现状。要明确我们所肩负的责任,才不至于迷失了自己。”校长李培根在结尾时,阐述了自己对新生们的厚望。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