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奖】社会学院雷洪教授:用大爱引领学科走出低谷
发布时间:2018.11.12

来源:宣传部 编辑:宣传部 浏览次数:



  ■记者 潘梓萌 通讯员 章烨淳 记者团 汤子凡 刘舒瑶 张歌


  “获奖对我而言是一个鼓励。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建立一个伯乐机制,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伯乐奖获得者、社会学院雷洪教授这样说。


  在学院老师眼中,雷洪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伯乐,也是一个心中有“大爱”的社会学者。为了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他“牺牲”自己,放弃了正在研究的科研工作,集中时间和精力组建教师团队,为社会学院(原社会学系)谋求发展,与全体教职工一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将社会学学科拉出了低谷。


  我校是中国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最早的高校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学学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各种原因,到2000年时社会学系却只剩下了十几位教师和一位教授。其中没有一人具有博士学位,学科发展陷入困境和低谷。


  如何才能走出低谷?


  本已卸任系主任、准备安心科研的雷洪决定再次挑起担子。当时的他虽然无奈,却也真心希望推进社会学系的发展。为此,他不得不基本中断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学科建设和行政事务工作。他说,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到最好。雷洪回忆当时的情景,还记得时任学校分管干部的书记对他说:“你们没有人接任系主任,那学校只能考虑还要不要社会学系了。”这句话触动了他,“我从毕业就来到这儿,十七八年了,忽然说社会学真的要‘熄火’,我心里还是很难受”。即使心里没底,他还是决定拼尽全力。



记者 刘涵木 摄


  此时的雷洪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学院里只有他一位教授,学科发展的生力军远远不够;学校关于社会学学科面临“熄火”的舆论和校外同行对我校社会学系学科发展的怀疑,都显示出社会学学科的“危机”。这种情形之下,雷洪将建设教师团队作为重振学科、发展学科的首要工作。


  于是,雷洪一方面千方百计、不拘一格招兵买马,引进学术带头人、有潜力的中年学术骨干、博士毕业生;另一方面促进原有中青年教师的“博士化”,为教师申报项目、发表成果提供帮助,热情扶持、积极帮助所有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有一段时间,雷洪经常被年轻教师们约中午“饭局”。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评审组专家,雷洪对于如何申请科研项目有丰富的经验。他乐于助人的名声在学院早已传开,因此“饭局”邀约总是满满当当。青年教师陈文超对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一到中午,我们就和雷老师一起去食堂买饭,然后围着学院教务科的桌子坐一圈,边吃边聊。从怎么申请项目到申请项目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雷老师都会事无巨细地告诉我们。雷老师真的很愿意贡献经验,非常乐意帮助我们年轻人。只要你愿意去找,他就愿意倾囊相授”。



  事无规矩不成方圆。除了尽力帮助年轻教师,雷洪还与班子成员、教职工共同制定了学科发展规划和各项工作规则。同时,他一直尽力加强与学界的联系和交流,争取各方资源和支持,迅速改变了我校社会学系在学界的印象,扩大了社会学系在学界的正面影响,赢得了学界的赞誉。


  在他持续多年的引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学发展的火焰越燃越旺,2006年,在与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社会学博士点竞争中,我校脱颖而出,成为了新晋博士点之一,4年之后又获一级学科博士点。不仅如此,社会学学科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十,中南地区第一。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社会学系的教师人数翻了一番,其中教授9人,六十年代及以后出生的教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教师队伍的博士化达到90%以上,成功建设了一支高素质、有潜力的优秀教师团队,为学科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雷洪在科研上的“牺牲”和在学科建设上的成绩有目共睹,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社会学院赢得了学界的赞誉。时至今日,我校社会学院已成为全国社会学界许多同仁心中的中南地区“老大”。


  回首过去几年,雷洪心头仍有一些遗憾与惋惜。抽屉里还有许多研究的“半成品”,一些好的研究想法都因时间和精力不足没有完成。然而,雷洪只是惋惜,却从未后悔,“做成了一件对学院和社会学科发展更重要的事情,又有什么后悔的呢?”


  如今,临近退休的雷洪仍牵挂着学校的发展,关心着社会学院教师团队的建设,还在通过学术活动等机会寻找人才。他说:“我希望学校能更切实地研究年轻教师的需求,制订符合他们成长规律的制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是我说的‘伯乐制度’。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