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工会工作篇】凝心聚力 共创一流
发布时间:2018.12.25

来源:校工会 编辑:潘梓萌 浏览次数:

■通讯员 宗雪


12月21日,2018年教职工大病医疗救助、困难补助、医疗补助评审会召开。本年度共597人申报,其中159人满足大病医疗补助条件,将发放补助总金额210余万元;204人满足医疗补助条件,补助总金额53余万元;116人满足困难补助条件,补助总金额23余万元。自今年启动流程再造、简化流程以来,校工会的帮扶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减轻了教职工多次申报的繁琐,使帮扶救助结果更加精准。


长期以来,学校工会在学校改善民生、稳定民心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民意支撑和民心保障。


早在建校之初,学校便筹建了工会组织。1955年至1956年,华中工学院工会互助金累计借支2708人次,协助行政发放福利费54283元;1959年至1962年,同济医科大学工会按党组织的意见,参加了城市人民公社管委会工作,办“幸福食堂”,帮助教职工渡过困难时期;1961年11月,华中工学院成立教工文工团,举行了9场演出……这些留存的历史数据,反映了学校对教职员工生活福利与业余文化生活的关怀与支持。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建设的意愿不断增强,从而对新形势下的学校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大制度”温暖民心


面对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和教职工队伍的不断变化,学校工会结合具体的校情民情,立足民生实事,不断丰富教职工帮扶举措,着力健全完善教职工服务体系,在实践中探索出“慰问、福利、救助、帮扶”四大制度,以更加立体和更接地气的方式,将学校及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教职工身边。


三位一体的帮扶救助体系。学校的帮扶救助体系是通过多年的运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合校之初主要以行政拨款方式,发放少量的困难补助;2002年增加了医疗补助;2015年确立大病医疗互助制度,从而构建起困难补助、医疗补助和大病医疗互助三位一体的帮扶救助体系。每年约有900人申报这三类帮扶救助金,惠及600多位教职工及其家庭。


困难补助是合校之初最主要的帮扶方式,发展到现在,我校每年困难补助专项经费达70万元。2002年学校工会探索建立了医疗互助基金,并于2004年起在学校领导、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以行政拨款的方式正式实行医疗补助。目前每年医疗补助专项经费达100万元,帮扶力度达2000元-3万元。


2015年,学校按照“互助友爱、共同积累”的原则建立起大病医疗互助制度。大病医疗互助制度每年发放大病补助超过200万元,减少了教职工因病致困、因病致贫。


2018年,学校工会继续完善帮扶和救助工作机制,梳理、整合、再造“大病医疗互助”、“困难补助”和“医疗补助”申报流程,减轻申请者和二级工会的工作量,让汇总统计数据更加直观清晰,使帮扶救助结果更加精准。


人性化的慰问福利制度。学校工会每年在教师节期间均与人事处联合开展对优秀教工和高层次人才的慰问,春节期间则组织看望困难教工。2018年,学校工会又开始牵头组织暑期“夏送清凉”活动,通过走访慰问暑期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为师生员工提供服务保障的教职工,特别是持续在户外作业和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一线教职工。



图为校党委书记邵新宇参加2018年“夏送清凉”活动。


2015年,学校工会出台实施“七必访七慰问”制度,明确教职工生病住院、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婚育、退休等情况下的慰问形式和标准;2018年,又积极落实省总新出台的财务管理制度,修订了对教职员工婚丧嫁娶、退休离岗的慰问标准,并及时完善新标准下的慰问工作,得到了教职工的广泛好评。


学校工会切实保障教职工在节假日、疗休养等方面的福利,政策执行及时高效。2015年,学校工会在湖北高校中率先按照全年每人年度总额1000元的标准,为工会列支职工集体福利费预算,用于发放节日慰问品;2018年,将标准增加至1200元每人,并将2017年设定的人均150元的观影费用提高到人均200元。


学校工会每年暑期组织开展劳动模范和先进职工疗休养活动,主要面向劳动模范、先进教职工和一线教职工,特别是苦、脏、累、有毒有害岗位及工伤、患职业病、慢性病的职工。


文化建设丰富民生


学校工会历来坚持群众性、普及性、经常性、实效性原则,以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文育人,寓教于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广泛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教职工健康生活情趣,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文化建设平台搭建有力。学校工会常年做好各类教职工文体兴趣培训班和社团、协会工作,努力扩大培训班种类,大力支持各类教职工文体社团、协会活动,增加教职工参与人数。截至目前,共举办文体兴趣培训班100多期;帮助设立教职工京剧社等11个教职工社团组织,社团成员近千人。



图为我校舞蹈协会参加2018年武汉市全民共跳健身操舞总决赛并获一等奖。


文体活动种类丰富多彩。学校工会先后举办“团结杯”乒乓球团体赛等28项教职工体育赛事,全校近3万多人次参加;还积极组织女教职工“三八”展演、“十月华章”文艺汇演等10多项大型文化活动。



图为2018年“十月华章——新时代新风采”教职工服装秀。


文化建设品牌打造出色。在广泛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的同时,一批教职工参与率高、校园反响好的活动逐渐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明星产品,发挥出一呼百应的品牌效应。“团结杯”乒乓球赛,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口碑、影响力俱佳的精品赛事;“十月华章”文艺汇演自2006年启动以来,成为教职工发挥文艺特长的重要载体; “三八”女教职工展演、“喻园雅韵”迎新年晚会,也已经成为教职工中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为二级工会和教职工提供了锻炼和展现自我精神风貌的高水准平台,加强了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问于民”启迪民智


2013年开始,作为学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延续和创新,学校工会立足实情,顺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需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特色和优势,积极搭建平台。2013年12月26日,学校召开第一次群众问政会;2014年1月,“问计于民”工作正式启动;2014年10月,“问需于民”工作正式启动。发展至今,学校工会已形成旧年末“问需于民”,部署新年民生实事;年中“问计于民”,广泛收集民众智慧;年末“问政于民”,沟通协商学校发展的常态化为群众办实事的滚动循环机制。“三问于民”的开展,有利于落实群众的参与权、建议权、表达权,努力探索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问需于民”顺应民意。2014年10月30日,学校工会首次向全校二级工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征集民生实事的"问需于民"活动通知》,正式启动“问需于民”工作。


通过开展“问需于民”活动,学校工会4年来共征集教职工民生实事意见和建议632条,范围主要聚焦于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收入、住房、医疗、校园交通、食品安全、基础设施等民生问题。截至目前,学校工会在汇总整理,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初步论证会商后,已推选出师生诉求较为集中、办理又具有可行性的66条进行网上投票,其中28条被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


在“问需于民”的推动下,学校停车场问题、人车分流问题以及教师拎包入住等师生员工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问计于民”集中明智。针对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教职工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难点问题等,学校工会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人才多、教职员工中蕴藏智慧多的智力优势,于2014年1月启动“问计于民”工作。



图为2017年“问计于民”专项研究课题申报会。


截至目前,“问计于民”工作共完成校内各职能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10个,学校累计投入研究经费100万元,17个课题组参与了相关工作。“问计于民”促进了学校和教职员工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科学决策的水平。学校在广泛集中民智的基础上,作出了系列重大决策,校园交通规划及道路管理、公有住房管理、校园循环车管理、职工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已付诸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问政于民”保障民生。2013年12月26日,学校召开第一次群众问政会。问政会由学校工会在校园网公开征集50名师生员工自愿报名参加,会上请相关责任单位报告工作,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跟群众达成零距离的有效沟通。群众问政会已成为常态化工作,是学校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职能部门岗位问责制、提高干部执行力的重要举措。



图为2015年十件实事群众问政会。


学校还建立健全校领导向教代会和教代会代表团团长会议通报校情、职能部门在相关教代会专门委员会会议上报告工作等各类沟通协商机制。依托教代会民主管理平台,每学期召开一次针对机关职能部门进行评价的群众评议会。


经过近六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工会会同相关部门已逐步规范了“三问于民”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工作程序和保障机制,实现了“三问于民”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学校工会的“三问于民”群众工作法获得湖北省教育工会“工会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2018年10月26日,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工会章程》,将工会的基本职责修订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强调了工会联系、服务、发展教职工的角色定位和使命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工会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开展工会、教代会的各项工作,在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民生稳定方面继续发挥作用,进一步扎实推进我校民生工程迈上新台阶,努力满足全体教职工的殷切期望,为把我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