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的华中大】能源学院:为“双一流”建设汇聚动力
发布时间:2019.03.15

来源:能源学院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2018年度最新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显示,华中大“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全球排名第14,比上一年度前进9名,正朝着全球Top10迈进。2017年,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学院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获评A-;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位列三甲;在学科国际评估中,国际专家组认为该学科的整体实力已经基本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这些令人振奋的消息不断传来,昭示着我校能源学科正朝着有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学科迈进。


  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是关乎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相关国际条约的制定和签署对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和新能源的研发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国内外形势给本学科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能源学院正在巩固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凝练学科方向,组织重点攻关,争创世界一流学科。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人才培养是初心。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努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了“5211育人”计划(即由5位本科生、2位硕士生、1位博士生、1位导师组建育人小组,全程跟踪、悉心指导)。新建“学生学习支持中心”,形成“能懂”系列品牌活动。由刘伟教授领衔的项目“能源动力类“535”创新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至今能源学院获批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培养的博士生分别获得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基金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累计已培养出以中国、美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近两万余名毕业生。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师资队伍是关键。近5年来,学院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学等著名高校引进50余位青年教师,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为创新主体的国际化研究队伍。获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湖北省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科技部创新团队等支持。依托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和“111”引智计划,聘请几十名外籍教师全英文授课近4000学时。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是根本。学院在燃煤颗粒物与重金属排放控制、富氧燃烧碳捕集、热封装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近5年牵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获日内瓦发明专利金奖3项及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在高水平论文方面,实现了在《自然》子刊、Advanced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论文零的突破;在LBM(格子玻尔兹曼方法)领域内的SCI论文数在全球一千多个学术机构中排名第一,发表单篇论文SCI他引达2000多次,对我校工科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建成了“基础理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的全产业链科研平台和基地群: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111”引智基地、国家能源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等。在基于富氧燃烧的规模化CCUS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和促进了我国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发展,研发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国际合作交流是特色。学院创办了中美、中澳、中日国际燃烧与污染物排放等重要国际会议。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被列为全球13个国际顶尖水平煤燃烧研究基地和15个富氧燃烧研究基地之一。有40余人次担任30多种国际机构职务或重要学术期刊主编或编委。本学科是中美两国元首倡议的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方牵头单位,亚洲开发银行低碳清洁发电技术援助项目主持方。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已成为中欧能源与环境领域合作与交流的首要平台,是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中国区节点、牛津大学在中国唯一的学生科研实习基地。
在争创一流学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国际顶尖学科相比,本学科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二级学科方向发展不均衡,新能源开发利用研究尚未取得领先优势,在能源材料、先进动力、储能技术等方向还有些薄弱。在院士等领军人才和国际级学术大师方面仍需突破,在科技成果转化体量上仍需显著提高,在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上仍需加强。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以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开放科研实验室给学生,通过研究生建立本科生与优秀教师之间的沟通,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形成能源动力类核心基础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开放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校友导师”库,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要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世界优秀人才。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国际化师资的建设,不限国籍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探索与国际接轨的薪酬与考评机制。


  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我们将紧扣“可持续能源”和“先进动力”两条主线,面向国际基础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已有学科基础,并评估国际现状,在能源高质梯级利用及低碳化、能源利用过程中污染物深度联合脱除、热科学交叉等主要领域力争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同时,也将在新能源材料、军民融合材料与工程热物理交叉领域、封装热管理理论与器件技术、先进动力装置系统等领域,打造若干特色研究方向,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充分利用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喻园高端外专引智计划”及111引智计划等平台,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增强对外籍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建立来华留学基地;支撑“一带一路”框架内国际能源领域的合作;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树立中国大学的良好品牌和形象。


  新的时代,能源学子喊出了“能源动力、力动中华”的响亮口号。学院在学科建设中将深化综合改革、优化预算安排、细化激励政策、强化组织动员,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双一流”建设,本学科将进一步大幅提升我校工程学科整体实力,促进关联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推动学校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本学科将成为引领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技术创新引擎,为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先进动力创新、解决大气环境污染等重大战略提供创新驱动力,在世界可持续发展、能源清洁利用、气候与环境等领域作出卓越贡献。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