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文科院系首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发布时间:2019.09.24

来源:人文学院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冀朋)近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正式发布《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安排公示的通知》。我校作为牵头承担单位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合成生物学伦理、政策法规框架研究”,项目负责人为人文学院副院长、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哲学系教授雷瑞鹏。


  7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会议指出: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组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目的就是加强统筹规范和指导协调,推动构建覆盖全面、导向明确、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此前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京主持召开生物安全法立法座谈会时强调:要用法律划定生物技术发展的边界,要通过立法来引导和规范人类生物技术的研究应用走正确之路,从而保障和促进生物技术快速健康发展。这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和相关主管部门将价值权衡与伦理考量纳入科技活动全过程并从国家战略层面强力推动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建设的决心。


  “合成生物学伦理、政策法规框架研究”项目实施周期为5年,项目总经费为495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本项目是我校首次由文科院系牵头承担且首次由文科教师作为首席专家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也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经费最高的国家级项目。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国内5家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组织申报和实施推进。从2018年1月起启动申报工作,历时18个月,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精干团队,克服诸多困难。


  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合成生物学伦理、政策法规框架研究”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该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人工合成生物创建的重大科学问题,围绕物质转化、生态环境保护、医疗水平提高、农业增产等重大需求,突破合成生物学的基本科学问题,构建若干实用性的重大人工生物体系,创新合成生物前沿技术,为促进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增长等做出重大科技支撑。“合成生物学伦理、政策法规框架研究”项目将系统借鉴全球范围内现有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有关政策和法规、标准和指南,为我国制定符合国情的、可行的合成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的政策法规框架提供伦理、法律和社会支撑,并为整个专项的顺利实施提供伦理和治理咨询。


  项目组面向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治理、生物安全/生物安保、知识产权机制建设及科学传播与公众参与平台建设等主要问题,系统设计了研究路径和研究框架。根据要求,项目分解为四个课题:一、合成生物学研究、应用和产业开发的伦理规范和治理纲领制定;二、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管理规范体系建立;三、合成生物学从发现到创新的知识产权机制建设;四、合成生物学科技政策、科学传播、公众参与的系统平台构建。


  项目负责人雷瑞鹏教授是国内生命科学哲学和生命伦理学领域的著名青年学者,近 20 年来一直致力于科学哲学、科技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成绩斐然。2019年5月她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 《自然》发表了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第一篇研究文章《在中国重建伦理治理》,对引发学界与社会各界关于科技伦理治理的深入探讨起到重要作用,并产生显著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参与承担该项目的还有法学院、生命学院等校内机构。焦洪涛(法学院/科技法研究所)、曾小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别担任课题三和课题二的任务负责人、项目核心骨干。


  本项目的推进实施,将通过开展从理论研究到政策应用的全方位研究,以期为我国建立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合成生物学伦理政策法规框架体系提供学理支持和政策支撑,最终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在“善治”的轨道上得以良性发展,使我国合成生物学的科技伦理治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将强劲推动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之间实现远程交叉、深度融合与交互发展,对于促进我校高科技时代伦理治理的跨学科创新研究迈向迈上历史发展新台阶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