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工作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1.05.30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索元元)5月27日下午,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工作研讨会召开。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建辉主持,来自本科生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部分学院的领导、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刘金仿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运行机制以及第一阶段项目安排、推进要求等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研究中心首批重点研究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了汇报。


电气学院杨勇教授就“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研究方案作了汇报。他从指南的简介与使用说明、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思想、课程思政维度构成及诠释、教学评价原则与策略、教学质量保障和教学设计案例等6个方面介绍了指南的写作框架,重点阐述了 从“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法制意识、工程伦理、工程实践”六项指标来构建新工科课程思政的维度,希望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可操作性强的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教科院院长陈廷柱教授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思考作了汇报,介绍了评价依据、评价目标、评价要点等要素。认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目标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引导和激励教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的育人作用。


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华君教授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师建设、教学方法、改进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介绍了“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指南”的研制情况,特别强调应坚持“以本为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文社会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基础医学院刘文琦教授介绍了“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初步思考,提出应树立基础医学全局观,大胆探索,根据专业内容和融入的思政内容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互动,从学生、同行和专家三方收集对教学整体过程的反馈意见,侧重考量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


马克思主义学院夏增民教授对课程思政案例编制的重要意义、指标体系和编制方案作了汇报,提出案例汇编过程中应突出思政元素、价值理念、创新点及育人效果,征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广泛性、典型性、示范性、引领性。


哲学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斌就本院拟打造的课程思政特色项目进行了介绍。学院将加强理论研究,创办《课程思政研究》辑刊;推行“耕读教育”,打造劳育与思政相结合的课程思政特色品牌。不仅将“耕读教育”列为一门实践课,而且将之作为课程思政的一门特色课程来建设,创造品牌效应,示范效应。


与会专家对项目的研究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本科生院副院长柯昌剑对大家共同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将继续做好支撑保障。


马建辉对会议进行总结。他对项目研究团队的前期工作给予肯定,对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应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加强成果提炼,争取出更多、更高层次的成果;找到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素,形成课程思政的要素体系;引导教师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课程建设中,做到润物无声。他表示,学校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更多示范课的交流分享,在全校范围营造更加浓厚的课程思政氛围,发挥更强的课程育人功能。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