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七十载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华中大传承红色基因,心怀“国之大者”,与共和国同行,与新时代共进。四秩又一,芳华不息,在喜迎华中大70周年校庆之际,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迎来建院41周年。建院以来,历代医管人秉持“进德修业,自强不息”院训,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坚持为健康保驾护航,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成为健康中国建设、卫生事业发展的坚强力量。
在改革开放中诞生 在新世纪快速成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第一所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学院最早可以追溯至1981年原武汉医学院成立的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其与1986年设立的原同济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1993年设立的原同济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系共同构成了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前身。
建院初期的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楼
初心起航——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1981年,原国家卫生部在原武汉医学院设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作为全国医学院校中的七个培训中心之一。1982年经原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中心开始卫生管理干部在职专科学历教育。1984年中心升格为独立的教学实体,组建了卫生管理学、心理学、卫生经济学、管理数学、现代汉语及医史与医学未来学等6个教研室。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中心增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并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
思变求进——医学信息系。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原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增设图书情报学(医学、药学)专业,同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7年设立图书馆学、医学情报学和医学文献检索等三个教研室。1988年建立医学图书情报学系,实行图书馆、医学图书情报学系、医学情报研究所合一的管理体制。1994年,图书情报学系更名为医学信息学系,设有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分析等4个教研室。
奋楫争先——卫生管理系。1993年原同济医科大学成立卫生管理系,实行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与系合一的管理体制。卫生管理系作为原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当时的四个系之一,设有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经济、医院管理、卫生法学、组织行为学、卫生管理基础等6个教研室,1995年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次年正式招收该专业硕士研究生。
勇立潮头——新世纪的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01年合校之后,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学校将卫生管理系、医学信息学系、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合并,成立了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至此,学院迎来发展的崭新篇章。2003年,学院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授予权,并于次年正式对外招生。2006年,前身为同济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医学与社会》杂志归并学院。2009年学院获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健康服务研究中心获批成立。2017年,湖北省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中心获评成立。2019年,公共事业管理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华科基地获批成立并挂靠学院。
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担当,在新时代发展壮大
——加强学科发展推动一流建设
近十年来,学院学科布局日渐完善,综合办学实力增长迅速,形成全日制本科、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层次办学格局。现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个博士后流动站,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信息管理2个博士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医药信息系统4个学术硕士点,图书情报、公共管理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0年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为A-。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华科基地揭牌仪式
学院目前设有卫生管理系和医药信息管理系,建有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华科基地、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健康服务中心、湖北省卫生技术评估研究中心、华中智慧健康研究院;中国基本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药物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同济医学教育研究所等8个研究中心与中国科技核心、北大中文核心“双核心”期刊《医学与社会》。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3人;聘请业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27人;博士导师13人、硕士导师35人,多为国内外卫生管理及信息管理领域高级专家,在全国及省级学会任职。专职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华中卓越学者2人,校教学名师1人。建院以来,学院教师承担主编教材48本,副主编68本,参编84本,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4本,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20本及“十三五”规划教材1本,为祖国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贡献了华中大力量。
——深化五育并举育人成效显著
在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一流建设发展目标,秉承“进德修业、自强不息”院训,以培养“思想品质优秀、专业水平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为目标,校外与北京、深圳、天津、四川、湖北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20余个教学科研基地,校内搭建“同济校区国旗仪仗队”、“春之约系列科技文化节”、“社会实践训练营”、“综合素质训练课”、“梦之源科技创新训练营”、“华中大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六个特色学生文化平台,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开展了一系列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卓有成效的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卓越华中大人。
德育方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意识形态正面引领,构建“课程思政”全员育人格局。智育方面,构建多层次学风建设工作制度,形成辅导员、教师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学生干部“三层联动”模式开展工作,打造实践创新工作品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体育方面,策划学院品牌体育活动、师生趣味运动会,强身健体,增进师生交流。美育方面,立足“春之约”品牌活动,丰富学院文化内涵,深化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劳育方面,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医药卫生专业为特色开展健康宣教、健康服务等社会服务,倡导劳动实践、颂扬劳动精神、传播劳动文化。
“春之约”文艺晚会
学院育人效果显著。自2010年以来,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0余人次,先锋党员荣誉称号6人,先进基层党组织7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生先进集体1人,各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10余人。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3项,宝钢优秀学生奖、校三好学生标兵、裘法祖奖学金15人次,国家级大学生双创重点支持项目1项,湖北省“挑战杯”“互联网+”和微软“创新杯”赛奖5项。荣获全国医学生双创论坛、医学院校病案信息管理技能大赛奖6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奖项3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和个人10余项。
——潜心科学研究不断突破自我
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提升学院品牌,增强学科实力的重要保证,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通过教学、科研成果带动学科建设发展,以卫生健康领域重大社会需求为导向,紧扣学术前沿方向,深耕细作,不断提高学院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全面提高科研质量。
学院2012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7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1项、国际合作项目10项、国家卫计委等各部委及省市科技计划课题206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类)2项、省部级科技奖5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857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文献144余篇;出版专著59部,主编(副主编)各类教材36部。自十八大以来,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和总经费数、高水平论文数量不断攀升。
国家科研项目立项和总经费数、高水平论文数(2012-2021年)
学院深入贯彻“协同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先后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澳大利亚国际开放署、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世界组织,以及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积极邀请境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参与国内国际重大科研计划、其中国际合作项目24项,承办国际学术会议10余项。每年选派教师赴海外交流学习。
医管院与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瞄准重大需求尽显社会责任
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之一。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作为专业培养卫生管理人才的学院,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学院重视社会服务,围绕体制改革和服务变革中的“难点”、“痛点”,推进智库建设,促进成果转化,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学院在卫生管理领域的众多科研成果为各级政府决策所采纳,为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了依据,是国家卫生信息化标准研究基地之一。同时,依托卫计委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举办医院管理、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爱卫办、药品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系统领域的人才培训班、管理类培训班数百场,培训了1万多名卫生行政部门、医院、CDC、妇幼保健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者,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
2015年,学院成立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化研究基地,积极参与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制定,近10名专家在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远程医疗服务基本数据、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对象标识符解析系统、卫生信息标识体系对象标识符、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等近10项标准化研究与制定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多项标准化成果得到国家认可和实施。
学院专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围绕国家卫生政策、健康治理、公共应急管理,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建言献策,在人民网、光明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媒体发表文章、接收专访、向政府撰写专报简报和研究报告,多项建言被采纳,并得到中央和地方领导重要批示。其中冯占春教授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姚岚教授被聘为武汉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
冯占春教授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进德修业,自强不息,同舟共济,追求卓越。学院将继续紧扣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和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重视整合创新、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突出医文、医理交叉特色,促使学院发展由“比较优势”模式转向“跨越式发展”模式。牢牢把握新时代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对管理和信息人才的需求,稳定办学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丰富人才培养内涵。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数字时代健康治理与卫生系统改革,以融合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