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院史回眸】公卫学院:七秩耕耘风雨成长 登高望远共创未来
发布时间:2022.06.02

来源:公卫学院 编辑:罗祎 浏览次数:

韶光流转,盛世如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孕育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创建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促进健康”的学科定位和“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立足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专业卓越、一锤定音”的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贡献华中大力量。

 

 学院大楼

 

历史沿革:筚路蓝缕启山林 矢志不渝铭初心


回首过去,公卫学院已有109年的辉煌历史。自1907年宝隆博士(Erich Paulun)创办上海德文医学堂时,就有德国江哥斯博士讲授公共卫生学课程,后于1913年开设卫生学馆,虽经历史更迭,卫生学馆依然顽强保存发展。1951年,随同济医学院迁至武汉,1953年,正式招收卫生学专业本科生暨建立卫生系,是全国最早成立的6个卫生系之一。1986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A+学科,第一轮和第二轮均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建院以来,公卫学院始终与人类健康事业“同舟共济”,与世界医学发展同步,以促进全球健康为己任,几代公卫人不断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奋进担当、接续奋斗,培养了近万名人才,多位优秀校友在国内外疾控系统、卫生系统、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担任领导岗位和业务骨干,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方面奏响华中大同济公卫声音。

 

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担使命 培根铸魂行致远

 

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公卫学院立足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重点实施“党旗领航、团学夯基、学风固本、素质提升”四大工程,深化“三全育人”,做好“五育协同”,培养高水平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482人,硕士生375人,含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156人,博士生271人。近五年,学院出版主编教材17本,本科教学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6项,2019年,预防医学专业入选“双万计划”;2020年,获批“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

  

邬堂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8年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科生教育以社会实践―创新项目―课间实习―综合实验―毕业实习“五位一体”为纽带,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为载体,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潜质。近5年,在校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并在第二届全国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中斩获特等奖。组织本科生早期接触专业、学习调研方法,每年开展科普宣传几十场,撰写调研报告10余篇。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多次专程赴云南临沧和湖北孝感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农村的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厕所革命现状、饮用水供水方式、厨房卫生状况和儿童健康行为等,连续8年获省级以上奖励,2次获团中央表彰。

 

 获全国第二届公卫技能大赛特等奖

  

 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连续8年获省级及以上表彰,2次获团中央表彰

 

在研究生培养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核心工作,学院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既开展科学的学术训练,又引导学生坚守学术道德、追求科研精神。课题研究聚焦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政府决策和制定卫生标准提供科学证据,近五年,每年在权威杂志JAMA、BMJ、Int J Epidemiol和Environ Health Persp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健康扶贫、抗疫科普,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院坚持导师与辅导员联动,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摸排学生困难;开展精准资助和帮扶;开展“心理健康指导”“职业规划指导”等,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学科建设:薪火相传创一流 凝心聚力共奋进

 

公卫学院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促进健康”的学科定位和“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不断整合学科资源,科学布局,积极进取,有力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6个卫生系之一,公卫学院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学科体系,1955年,5月13日卫生部[1955]卫教字第54号文同意武汉医学院建卫生系,同年6月1日卫生系正式宣布成立,下设保健组织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营养卫生学、学校卫生学、卫生学总论七个教学小组。

 

1962年,卫生部制订的《高等医药院校专业调整方案》中,将全国16个卫生专业调整压缩为6个,学院属全国保留卫生专业的6所学校之一。1978年,卫生部和湖北省教育局批准,增设全国第一个“环境保护卫生专业”,下设五个教研室,并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

 

改革开放后,学院研究生教育逐步发展。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环境卫生(环境医学)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环境卫生(环境医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儿童少年卫生、卫生统计、营养与食品卫生五个学科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1995年,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学院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覆盖学科(专业)6个(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营养卫生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军事预防医学)。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所有二级学科。

 

进入新世纪,学院在系所架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各方面不断完善,开拓进取,稳步高效推进学科发展。2001年,公卫学院调整确定了6系1所1中心的二级学科体系。2002年,学院被批准为全国首批22个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同年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点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8年,学院与十堰东风汽车公司合作的8~10万人大样本队列研究项目在十堰东风汽车公司总医院正式启动,同年在教育部中国大学本科专业综合排名上升至第二位。2012年又以91分的总评分提前实现学科综合实力全国第一的既定目标。十三五建设期间,学科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17年9月入选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年12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并于2022年再次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

 

师资队伍:立德树人固根本 人才强院再出发


学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公卫学院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深入推进人才强院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引育体系和管理考评制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端人才队伍。

 

 学院开展教师队伍培训

 

 学院开展师德师风教育

 

 邬堂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严格执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全面落实一流师资服务本科教学指导,青年教师积极做好教师班主任工作。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2人,聘请湖北省、天津市、深圳市、宁波市等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兼职教授148人和副教授154人,夯实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基础。学院人才梯队完备,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海外高层次引进青年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3人,其他省部级人才18人次。获评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各1项。

 

科学研究:砥砺奋进成果硕 辉煌佳绩谋新篇


公卫学院立足学科前沿,依托良好平台,面向国家发展需求,围绕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展研究,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立了5万余人的东风-同济队列和2万余人的武汉健康宝贝(出生)队列,同时拓展了世界上最大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工人队列等,形成以1个“人群队列和大数据平台”为重要支撑,3个学科方向为核心内涵(环境与健康、健康风险预测预警、重大疾病防控)的一体一翼(“1+3”)的平台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科整体综合创新能力,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为一系列高质量成果的产出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为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基于大人群的可信科学证据。依托“华中公共卫生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搭建跨学科、国际化、开放型研究平台,打造和共享专业的数据库资源,建立国家级公共卫生高端智库。

 

实验室平台


1A7DA

生物样本库冰箱


学院建立水中典型污染物健康风险识别关键技术,促进了淮河流域水质改善,研究成果荣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了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多个大型前瞻性队列,在JAMA和Lancet Global Health等杂志上发表原创性成果,揭示了固体燃料使用显著增加心血管病死亡与全因死亡风险,破解了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的世界难题,入选2018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基于全球最大规模的食管癌病例对照外显子组研究,在Nature Genet上发表文章发现视黄酸代谢异常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领衔评估武汉市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和医防协同对疫情防控的巨大作用,拓展经典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揭示新冠病毒高传染性和高隐秘性的特征,全面解读武汉全民核酸检测的组织过程、研究结果和重大意义,在JAMA、Nature和Nature Commun等权威期刊上向全球彰显了武汉抗疫的中国经验和智慧。

 

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学校重大学术进展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近五年,学院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6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2项,年均到账经费超过4000万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2项;主编出版专著8部;起草国家标准3项,发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I收录论文1002篇。

 

国际交流:博观约取聚力量 厚积薄发正当时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将国际化工作与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相融合,推动国际交流工作服务于“双一流”学科建设。

 

选派优秀本科生进行布朗大学“公共卫生”短期夏令营活动


 举办同济暑期学校,图为授课现场


加强学生国际交流,组织本科生连续3年赴海外进行暑期深度研修。培育硕士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引入海外优秀教学资源,推动“同济暑期学校”品牌化发展;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18名。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赴海外合作研究。

 

 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国际评估


全球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联盟2022年度第一次会议召开 


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交流合作,持续提高学科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与美国哈佛大学,布朗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著名医学院校开展教学科研合作。定期召开公共卫生领域国际会议,参与创立全球公卫学院院长联盟,发出华中大同济公卫声音;积极建设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及平台,获批教育部“111引智基地”一项,校内、省级引智项目多项。

 

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美国NIH国际合作项目1项,依托项目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多名教师在国际大会做特邀报告并任大会/分会主席,担任国际学术组织重要成员、知名学术期刊编委等,邬堂春院士曾任Cell Stress Society International国际协会主席,环境健康领域一流期刊Environ Health Perspect编委;潘安教授担任国际营养学顶级期刊Am J Clin Nutr自1952年创刊以来中国唯一副主编,并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受邀担任LancetCommission on Obesity委员,担任LancetDiabetes Endocrinology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社会服务:专业发展多举措 健康中国勇担当

 

公卫学院立足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牢固树立为社会责任意识,结合学科与师资优势,用行动反哺社会、用科学引领社会、用专业服务社会,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推动学科与产业融合。

 

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学院教师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在各类学术机构中担任要职。邬堂春院士任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会长、徐顺清教授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数据标准与信息共享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卢祖洵教授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师生积极开展科普工作,连续主办“全民营养周”活动,每年开展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等活动共计400余场次,受众达20多万人,系列活动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校企合作,搭建高水平的科研服务平台,服务经济建设。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无限极股份有限公司、劲牌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在保健品、营养食品等领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需求服务和技术支持。

 

 学院师生在云南开展健康扶贫


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咨政、献言和建策。学科建立了系列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识别关键技术,制定了《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生物监测试点实施方案》,推动了以人群健康为目标的环境综合监测体系的建设。起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被中国卫生协会采用,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认可。

 

 2021年抗疫特色实践,45人受武汉政府表彰


 获得学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利用武汉市的疫情汇报数据,开展防控效果评估和疫情形势研判。学院分析证明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具有高传染性和高隐秘性的特点,精准提出防控建议,师生齐力多渠道进行健康宣教等。受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委托,作为第三方主持起草了《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效果及疫情趋势分析报告》,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学院专家参加了国家两轮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特别审评与审批会议,参与草拟了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的征集意见,学院教师多次作为专家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和出席湖北省新闻发布会,引起热烈反响。

 

未来展望:建设高水平公卫学院 进军世界一流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砥砺前行。公卫学院从卫生学馆开始百年奋斗征程,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积淀日益丰厚。实干铸就伟业,奋斗开创未来。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嘱托转化为发展建设的战略部署、有力举措和强大动力。

 

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启程。公卫学院将以华中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为新的起点,紧扣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重大战略需求,奋发向上、砥砺前行,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统筹推进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深化改革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做中国高水平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的引领者、示范者和创新者,朝着国际一流梯队稳步前进,为国家乃至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