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院史回眸】环境学院:二十二载踔厉奋发 生态振兴强国有我
发布时间:2022.06.16

来源:环境学院 编辑:刘雪茹 浏览次数:

从仅有一个专业开始招生,到如今两个专业入选“双万”,来路坎坷,前路漫漫,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唱着新时代的旋律,坚持“立德树人”,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新时代环境新人,始终走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靠着一代代环境人的不懈奋斗,形成了“齐心协力、信念坚定、以人为本、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


聚首同心:特色鲜明,共谋发展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0年9月成立,由原华中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和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合并组建而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沈蕴芬任首届院长。



沈蕴芬院士


追根溯源,原华中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于1998年,其前身为创立于1995年的华中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1996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于1995年开始招收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经专业调整将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和城市燃气工程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1973年开始招收给水排水专业学生,是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国11所招收给水排水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1981年设置环境工程系(含给排水专业本科、城市燃气专业本科)。1984年在环境工程系设立环境卫生工程专业,并于1985年开始招收环境卫生工程专业专科生;1996年将环境卫生工程专科升格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1987年开始招收城市燃气工程专业本科生;1992年开始招收市政工程硕士研究生。


从1978年以前学院仅有给水排水工程1个专业,到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投入,城市建设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工程、城市燃气、暖通空调等新的专业不断产生。各专业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同时不断发展,形成了学科特色和优势。给水排水工程1994年被评为省重点学科。市政工程于1999年通过省教育厅合格验收。


2000年三校合并后,为了推动学科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按照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环境学科的目标和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学院多次组织学科建设规划大讨论,学校还专门召开有教授和各系负责人参加的环境学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确定了学院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即:以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为先导,重点发展水处理技术平台;力争在水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环境生物工程和水处理技术与设备3个研究方向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水质处理与控制、垃圾处理集成化技术、智能建筑和环境与人体健康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3年获批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三个博士点授予权,2005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7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与土木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湖北省首批重点学科)。


近十年来,环境学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期,不等不靠、艰苦创业,学科专业迎来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目前,设有环境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以及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B+”,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科ESI进入全球前1%并逐年进步。2021年新增“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双万”计划,并第三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第四次通过住建部的专业评估,并于2022年入选国家级“双万”计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第四次通过住建部的专业评估,并于2019年入选国家级“双万”计划。经过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学院形成了水环境与生态、固废处理与土壤修复、大气环境与室内空气质量等三个特色鲜明的学科重点发展方向。


党旗领航:信念坚定,许党报国


环境学院党委始终坚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主责主业,严抓能力建设,健全组织架构,强化担当作为,为学院稳步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


学院坚持以党委中心学习组的理论学习为重点,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班子成员政治理论水平、实际工作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工作。注重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围绕学以致用,多次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环境“A+”学科调研,不断提高学院班子成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班子成员和全院教师赴浙江湖州开展“两山”理论实地研学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党政领导班子多次学习探讨民主集中制落地落实、“三重一大”决策规范、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等,先后出台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环境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实施细则》《环境学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环境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等20余项制度。加强政治把关作用,严格落实班子“一岗双责”,完善对院系两级党政干部履职尽责的考核和监督;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认真接受各级巡视巡察,切实做到立行立改、严查实改,累计针对40余条整改清单落实整改措施100余条。


学院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完善本科生纵向党支部建设模式,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学院班子带头、教师党员骨干联系,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党支部。积极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标准化清单20余项。率先实施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加强支部工作计划与检查,以考核建导向、以计划定目标、以检查促执行。严格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各基层党支部坚持月月有“三会一课”、年年抓“两学一做”。学院党建工作考核连续被评为优良以上。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各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师生思政教育长抓不懈,开展赴红旗渠干部学院、焦裕禄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等理论实践教育活动,坚持定期举办教职工思政教育讲坛,不断提升特色思政品牌“党员故事会”、“红五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育人实效,凝聚起全院师生干事创业、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人才强基:选贤举能,德才兼备


学院党委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和战略重点,“量”和“质”并重,推动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前,学院几乎没有科研工作,更没有科研经费,除了教学,教师们的任务是参加劳动和政治学习。改革开放后,科研环境大大改善,教师们的科研热情被激发,教师们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给水排水教研室被评为省先进教研室,教研室党支部2次被评为省先进党支部,陈锦章、刘满、唐友尧被评为建设部优秀教育工作者,杨振玉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段泽琪被评为省优秀教师,范跃华、唐友尧、章北平、陶涛、段泽琪被评为省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近十年来,学院更加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成立学院人才工作小组,充分用好“东湖论坛”、学术会议、出差出国等机会,广泛获取人才信息,学院先后引进国家级人才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湖北省百人计划5人、湖北省杰青5人、楚天学者计划7人,黄鹤英才2人,湖北省青年拔尖1人,武汉英才3人,学院自主培养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学院组建了人才结构合理的11支科研团队,凝聚团队力量形成协同效应,其中“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团队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团队合作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突破;“水质安全与水污染控制”团队实现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获批千万元以上项目双重突破。



校领导慰问我院首位长江学者


同时,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评聘考核体系,制定并落实《环境学院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标准;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环境学院师德师风建设行为规范》,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注重把好新引进教师的政治合格关,做好对优秀青年教师和海外留学归国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涌现出全国“十大最美环卫者”陈海滨、“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家宽等名师模范。



学院人才建设部分文件



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


学院狠抓管理队伍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卓有成效。2016年以来,学院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成为“一张表”工程首批试点学院,积极组织参与学校数字化教职工业绩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学院管理干部选拔推荐充分体现民意,以竞争上岗方式选拔内设机构负责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激发骨干教师为学院服务奉献热情。在全校率先完成了内设行政机构岗位职责的梳理和行政人员聘期合同签订。制订《专任教师兼职辅导员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完善《本科生教师班主任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10年来8名教师获评学校“我最喜爱教师班主任”,多次获评“教师班主任工作先进单位”。


目前,全院教职工82人,教授25人、副教授24人,讲师12人。学院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快速推进学院的发展。


科研聚力:攻坚克难,不负时代


近十年来,学院发挥专业交叉优势,积极抢抓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机遇,不等不靠、艰苦创业,不断尝试探索、有组织地创新,为环境学科的发展争得了一席之地。


学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新增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湖北省水质安全与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心”、“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环境与建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地源热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建立“低碳水环境技术中心”、 “人工环境与智慧能源研究中心” 、 “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组建了校内跨学科的“环境材料与环境电化学”创新交叉重点团队,获批2020年“固废资源化与污染防控”校学术前沿青年团队。


教育教学成效斐然。获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课程1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环境类专业OBE模式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及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1项(“环境工程专业核心教学团队”),参与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竞教融合’的新工科绿色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与模式探索”)。建成水工程学智能水处理综合创新实验平台,推进智慧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成“建筑楼宇数字化实验平台”。参与申报的3个虚拟教研室(“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环境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虚拟教研室”及“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建设试点。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环境学院教授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固废处理处置及特征污染物控制机理与方法”)、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典型固废全过程污染控制关键技术”)、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等多个奖项。学院实现了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千万元以上项目双重突破。2016年以来,发表A类以上期刊论文4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5项,累计到账科研总经费1.85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5项。


合作共赢:对外交流,稳步提升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道路。2000年合校后,学院大力营造学术氛围,积极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加强实质性国际合作,广泛加强与学界、业界、政界交流,有意识地提升环境学院及学科的影响力。学院每年都有10余人次国外学者和20余人次国内知名学者应邀来院进行访问和讲学,每年都有数名教师去国外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多位教授受聘在全国学术组织中任职。


近几年,学院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院作为理事单位加入“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创新研究联盟”,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承办“全国人工环境学科博导论坛”及“第十三届全国人工环境相关学科博士生导师研讨会”、第十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第八届环境工程青年论坛学术交流研讨会、第三届“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第四届”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科普创意大赛等。



学院先后和美国西雅图大学、堪萨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工作。积极拓展学生及教师国际化培养与交流渠道,疫情之前,学院连续几年选派百余名学生赴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地开展实习实践。


疫情后,积极探索实践国际交流的新形式。召集了“碳中和背景下的污染物消除与资源利用”2021前沿学术论坛线上会议,依托中日国际合作项目开展中日短期国(境)外专家线上交流。与武汉研课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积极邀请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外籍专家学者,开展多次线上主题讲座。


近两年,学院国际交流合作成绩明显。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应用于低碳区域能源系统中的大规模储热水体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2021年度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先进催化材料的环境功能化应用理论与技术”,2022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和能源使用效率前沿基础研究项目”,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合作交流项目“中日环境催化研讨会”、2022港澳与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大学生项目“绿色零碳社区联合创新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等。


育人为本: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认真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1997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给水排水9436班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2007年,给排水0503班团支部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近十年来,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自立自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继续完善拓展“三位一体”学生工作体系,坚持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从德智体美劳五育视角出发,重点帮助学生厘清为什么做、怎么做两条主线,解决我能做、愿意做、做得好三个关键问题,打造先锋型、生态型、活力型、服务型、创新型环境新人。



学院积极探索多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一核两翼双驱”全员育人格局,构建保障优质生源和稳定生源的“招生-引导-培养”三维一体管理体系,坚持五育并举,优良学风班获评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比例、本科生出国交流率、获批省级和国家级大创项目数量等持续攀升,学生揽获了含“挑战杯”全国金奖、“深水杯”全国特等奖、“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人环奖)获一等奖、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在内的各类学科竞赛奖项90余项。毕业生“一生一策”切实落地,深造率稳定在50%以上,50余名毕业生投身基层治理,2人入选为中央选调生。



注重探索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着力打造了一支有战斗力、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学生工作团队,在基础工作中体现扎实性,在特色工作中体现创新性,凝练“生态中国”课程思政品牌,获学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形成“红五月”合唱比赛、党员故事会、“环启蔚来”求职挑战赛等品牌活动。在全校学生工作考核中不断进步,多次获评“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党旗领航工程优秀组织单位”“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单位”“体育文化节优秀组织单位”“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社团活动优秀指导院系”等荣誉。


回顾学院发展的几十年,我们求真务实、拼搏奋进,学院各项工作不断突破,我们开拓进取,快马加鞭,不断建立健全“生态中国”三全育人体系,仰望星空,未来要做的还有很多,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攻坚克难、创新引领,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抢占一席之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