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使进校园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2.07.26

来源:国际交流处 编辑:汪伟颋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7月22至23日,我校举行“非洲大使进校园”活动,来自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吉布提、苏丹、乌干达、厄立特里亚的9位驻华使节到访我校。本次“非洲大使进校园”包括校领导会见、国际学生座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参访、中非非洲文字识别技术创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22日下午,副校长陈建国会见使团一行。他代表学校对非洲使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向来宾重点介绍了我校与非洲教育科技合作成果。他表示,希望以使团来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非洲伙伴的全方位务实合作,共享科技成果,分享发展机遇。非洲使团团长、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表示,华中大拥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卓越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在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次活动创造了非洲使团与华中科技大学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期待与华中大携手推动中非创新合作再上一层楼。



使团参观走访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并与中心教师代表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中心在国际学术前沿、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在国际学生座谈会上,来自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的11名非洲学子向非洲使团分享了其在华中大求学的体悟与感受。陈建国、国际交流处处长陈洁、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周莉萍及相关单位代表出参加座谈。



“这是一个培养‘科创明星’的学府,‘微信之父’张小龙就是我的师兄!”,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博士生王兴,在导师白翔教授的启发和指导下,他开始关注非洲语言文字识别这个被忽视的领域,并成为埃塞俄比亚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文字识别的先行探索者。“我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的非洲学子在这片沃土上追逐梦想,发光发亮”。


来自第一临床学院的苏丹籍学生霍慧欣则回忆起2020年疫情爆发时的场景。作为一名医学生,她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勇敢坚强、中国政府的果敢有力、中国医生的无私奉献,也让她更加坚定了治病救人的理想信念。


“在厄立特里亚有一句俗语,每个身处异乡的人都是故乡的使者,而如今的我不仅是厄立特里亚的使者,也是我的第二家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者”,来自化学与化工学院厄立特里亚籍学生李美悦动情地说道。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赵晓峰作国际学生培养专题报告,全面回顾了我校与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六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成果。


陈建国指出,人才培养始终是我校的中心工作,许多像王兴一样的优秀非洲学生,学以致用促进中非交流互鉴,成为了中非友谊的桥梁。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为非洲发展培养更多本土人才,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互联互通,帮助非洲青年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特肖梅·托加在讲话中希望各位非洲学生们能在自身学术专业上取得成功之余,努力做好中非两国友谊的建设者,并积极思考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的成就,让“中国经验”为非洲国家的改革发展提供智慧和动力。


据悉,23日,非洲使团还参加了中非非洲文字识别技术创新论坛,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非洲文字识别”研究及有关应用展开深入讨论。


“非洲大使进校园活动”是学校落实中非部长会议精神,推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致力于让非洲国家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开启我校与非洲伙伴全面深入、友好务实合作的新篇章。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