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李德群院士:专“注”科技报国,心“塑”栋梁之才
发布时间:2022.09.05

来源:材料学院 编辑:郭雨辰 浏览次数:

■通讯员 王箫侣 


2022年9月5日10时34分,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材料成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德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的30多年里,李德群院士专注科研不停歇的创新精神,引领着我国数字化智能化成形技术的发展;他不遗余力托举晚辈的高尚师德,诠释着材料报国、重德育才的师者之心。



他说:“科研工作者,在困难面前决不能退缩。要想把困难踩在脚下,既要有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还要有扬长补短,以勤补拙的韧劲。”


他说:“要成为一名称职的大学教师,只会做科研是远远不够的。教书育人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师德、才识和汗水缺一不可。”


他文笔极佳,曾用深情的笔触怀念中学与大学时代的两位恩师。在2021年发表的名为《怀念导师肖景容教授》文中,他写道:“敬爱的肖老师,如有来生,我还要再做一次您的学生!”


如今,他追随恩师而去,留给后人无限缅怀。


求学之路——从喻家山到康奈尔


“进入华工,我才有可能重新拿起课本。”


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时年33岁、下放到县城当了十年技术员的清华大学毕业生李德群,来到位于喻家山下的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参加研究生复试。面试结束前,李德群试探着询问录取的可能性,操着一口浓重湖南口音的肖景容教授巧妙地送给他一颗定心丸:“研究生的课程很多,学习会很紧张的,你回去后抓紧时间多学点外语和数学吧。”复试组长笑着问李德群:“肖教授的话,你听懂了吗?”“懂了!”李德群肯定地说。


考取华中大研究生,师从肖景容,“大龄学生”李德群为了将荒废十余年的学习时间夺回来,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恶补英语、重温俄语、钻研数学……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在飘摇的轮渡上,李德群总能在某个角落旁若无人地看书,仿佛周遭嘈杂都与他无关——这时他才意识到,在校园里遇到的边走路边读外语,甚至边演算数学题的“书呆子”并不呆,“或者说,自以为不呆的我,也是这么一个‘书呆子’”。


图为李德群在南二学生宿舍学习(1979年)


李德群顶住繁重的课业压力,克服同时学习英俄两门外语的困难,完成了肖景容交给他的24万字俄文专著翻译工作,为国内开展锻压模具设计最优化和自动化研究从无到有提供了依据。得益于翻译中受到的启发,他梳理出开展模具CAD研究的思路。他对肖景容说:“不要为我留后路,我有破釜沉舟的决心。”硕士阶段,李德群在国内首次实现模锻工艺过程自动化和最优化的研究和验证,填补国内空白,从此踏上材料成形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科研快车道。


图为李德群主持研发的模具CAD/CAM技术通过成果鉴定(1984年)


为了适应国内注塑成形迅速发展的需要,1986年,41岁的李德群在肖景容的引荐下,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访学,全身心投入注塑成形过程模拟技术的研究。不久后,他帮助一位韩国访问学者解决了已经困扰课题组两年的问题,实现三维图形的动态显示,完成FORTRAN环境下基本图形库的开发,编写了有限元网格图形交互生成程序。随着一个又一个新任务的攻克,李德群获得课题组师生的赞赏与信任。课题组负责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王国金(K.K.Wang)教授对我国驻纽约领事馆时任总领事汤兴伯说:“李先生是我邀请来美国的,到这儿时间不长,但贡献很大,他是我见到的从大陆来我校访学的最优秀学者。”


图为李德群在康奈尔大学协助指导学生用图形软件设计产品(1987年)


李德群践行着终身学习的信条,他说:“我所理解的努力学习包括四个方面:专心、刻苦、主动、健康。”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曾是材料学院乒乓球主力队员;退休后,依然保持着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不让自己停止思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寄语新生,不要惧怕学习科研中的失败和失利。


注塑成形——从跟跑到领跑


1987年,李德群为美国AC-Tech公司开发出商品化二维冷却系统分析软件后,收到了留美工作的橄榄枝,其薪酬相比国内当时的月工资而言,是一笔天文数字。他婉拒了美方的工作邀请,毅然选择归国回到华中大,响应肖景容“在学校建立一支从事注塑成形技术研究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的号召,抱着“通过拼搏可以缩短差距,甚至超越国际一流水平”的坚强信念,加入到“七五”国家攻关项目“彩电模具国产化”项目中,主持了注塑模具CAD/CAE/CAM的研发工作,并参与筹建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率先在国内开创数字化注塑成形研究。


彼时,国内的注塑成形技术尚不过关,生产过程不仅费料,产品次品率也很高,大量的成形模具依赖进口。李德群意识到,要想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只有一个选择:“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 明确了目标,李德群率领学校注塑成形课题组着手攻关,“我们必须研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注塑成形模拟软件”。上世纪90年代初,课题组自主研发出华塑CAE,在我国模具的国产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李德群建立国内首个注塑模拟研究团队(1987年)


本世纪初,李德群主持整合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注塑、铸造、冲压、焊接等方面的成果,提炼成形模拟共性技术,创建共享技术平台,有力推进了我校材料成形系列模拟软件的商品化和广泛应用,成为我国成形模拟领域的知名品牌。近10年来,李德群积极推动材料成形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材料成形智能装备。为了摆脱传统塑料制品生产过程对人工的依赖,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他带领团队开发出的智能型注塑机,引领了注塑成形装备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在30余年的科研生涯中,李德群3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图为李德群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因材施教——从科技报国到立德树人


秉承师者本心,30多年来,李德群主持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精品课程,出版教材专著21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指导研究生106名,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材料成形领域的栋梁之材。


他是严师。李德群有一名校外博士研究生课题进展滞后,就把该生带到学校,直接安排在自己的办公桌旁,跟自己一起学习。在这样的督促下,该生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不到十年就成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他更是良师。李德群发现学生周华民在数学建模和算法研究方面极具天赋,便特意重点培养,并把困扰国内外注塑成形模拟软件发展和推广的瓶颈问题交给他解决。“他肯钻研、能吃苦,思路清晰、目光敏锐,最难的课题可以交给他。”李德群对周华民充满了信任与欣赏。


图为2004年李德群与博士生周华民在香港访问


要想攻克这一难题,就要综合运用流体力学、热力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知识,对于这一学科交叉难度极高的博士论文选题,周华民也曾觉得为难,全世界专家学者尚未攻下的难关,自己能拿下么?但李德群鼓励他,“要用好的方向、难的问题,占领学术研究制高点”。在李德群的指导下,周华民一遍遍地进行假设和推演,一个个难题寻求解决思路,最终成功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攻下这一世界级难关。表面模型,一项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注塑成形模拟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标志性成果由此诞生,它也被誉为该领域使用最广、效果最好的分析模型。周华民也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0多年来,李德群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过去交通不便,很多学生春节不能回家,李德群就邀请他们来家里过年,关心学业,细心问候生活。守时、躬亲、和蔼,是许多接触过李德群的人对他的一致印象,但凡有约见,他总是比其他人更早到达,敞开门,起身迎接来访者。


图为李德群给本科生上课


这种师生沟通上的“零距离”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李德群也面临过出勤率不到一半的尴尬境况,于是他恳请每一位到场同学给缺席的同学传达自己的要求,希望大家都来上专业课,“给李老师一个鼓励”。同时,他尝试改变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探索从叙述性转变为启发性的讲授方法,用增加交流和互动的方式调动学习兴趣,学生的出勤率直线上升。李德群的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中深受欢迎,也成为材料学院老师们的教学范本。他多次嘱咐年轻教师,教书育人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传授知识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比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要想做到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就千万不能‘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而是要掌握好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们喜欢学、听得懂、记得住。”


甘为人梯——从领路人到铺路石


对学生们来说,李德群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对年轻教师而言,李德群是率领大家攻坚克难的主心骨,是永远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一座山。2022年初,由李德群领衔的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图为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团队


“我们团队里年轻教授可不少,李院士会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去扶持年轻人的成长。”材料学院吴丰顺教授说,李德群的“传帮带”精神是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团队最大的特点。


“我深受李院士指导,如果没有他的关心和支持,就不会有这项成果诞生。”以焊接模拟方向见长的庞盛永教授坦言,李德群就是推动他在科研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力量。目前他和课题组已经研制出真正可以在航天航空事业中实用化、工程化的软件,但起初这项研究因为难度高、冷门、不易坚持,所以不被看好。李德群鼓励庞盛永和课题组老师:“这件事很重要,要做,必须做,要做好!这正是航天事业需要的。”他还将自己的博士招生名额给到课题组,为研究输送新生力量。研究成果产出后,李德群又发挥自己的学术声誉,极力向学界、工业界推荐,“我们的技术是可靠的”。


同样受到李德群帮助的,还有从事冲压成形过程仿真的柳玉起教授。“我们和李院士的合作非常多,这个组能够发展到今天,的确少不了李院士的帮助、关心。”2002年底,柳玉起只身来到实验室,正需要多方帮助,“我感觉到李院士是个很慈祥的人,没有架子,乐于助人,我们都做成形仿真,他们做注塑,我们做板料,经常一起交流合作,申报课题……”团队中从事增材成形制造的闫春泽教授在一次申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时,有很多技术问题想不通,想给李德群打电话询问,但考虑到老人家年龄大了,担心打扰。李德群知道后,直接把老师们接到家里讨论问题,“李院士是真心真意帮助我们,不管是科研还是生活。”


李德群总是这样,把年轻人的成长看得更重,却把自己的荣誉得失看得很淡。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国外收集整理的全部技术资料提供给青年教师使用,并力荐中青年教师承担教材编著任务。他主推年轻人承担“八五”和“十五”国家攻关课题第一负责人的位置,让年轻人名列省部级奖项榜首。


图为新老结合、团结互助、勇攀高峰的创新团队


李德群不仅对年轻教师的科研给予支撑,对他们的成师之路也尽心尽力。在周华民当教师的第一年,李德群并没有让他授课,而是安排他继续和学生一起完整听了一年多的《材料加工工程》课程,这也在后来成为该团队教师“以老带新”的师承惯例。


团队中的张云教授从大三时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开始便师从李德群,“李老师教导很细致,一直在教学一线亲力亲为,他的言传身教会一直传递下去。”


“我一直从事材料成形领域工作,历经从国外学习到自主创新,目睹了几十年前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欣喜地看到诸多技术从受制于人到全球引领,并以我们行业取得的快速进步自豪。行业的整体进步,以及我个人取得的些许成绩,与党领导的和平环境、科技兴国政策息息相关。我们还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国家科技方兴未艾,我也期待更多的青年才俊共同建设国家。”这是李德群2021年11月获得首届“湖北省杰出人才奖”后的感言。


此刻,喻家山已不会再出现李德群院士熟悉的身影。但他的同事们、学生们,依旧在这片校园里、在材料科学的世界中、在广阔的天地间,为了他们和李德群院士共同的志向,前进。


李德群院士千古!


缅怀追思李德群院士专题:http://lidequn.hust.edu.cn/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