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校校办企业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构建和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的生态链,形成校企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活动、支持学科建设和反哺学校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校校办企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30年发展从初期几家学科性公司,逐步建立起具有鲜明高校特色、较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高科技企业群,先后以武汉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华中科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学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统称“资产公司”),集聚华工科技(000988)、华中数控(300161)、天喻信息(300205)3家上市公司,华中出版、华胜科技、设计院等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等若干国家级孵化及产业化平台,以及一大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产业化示范基地等,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校科技产业集团,成为学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资产质量与总体规模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围绕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校企改革方向,作出了全面工作部署,构建了“学校-校经资委(经资办)-资产公司-下属企业”的经营性资产管理格局。为加强党对校办企业的领导,推进全面依法治企,提升企业监管效能,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监管制度,让企业监管有章可循;在企业重大事项审核论证、审计监督、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等方面强化监管,规范企业运营管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以校企改革为契机,推动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规范发展。
聚焦学校发展战略 助力科技创新腾飞
校办企业以所属孵化及产业化平台企业为载体,整合优势资源,通过产学研融合、平台联动,激发活力、增强合力,打造一个集知识创新、技术应用、成果转化、项目孵化、投资管理和平台建设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对学校学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撑能力。
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通过充分整合国家级孵化及产业化平台,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专业孵化器群,包括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企业加速器,以及“启明星空创业空间”、“武汉光谷微创新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型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等,均采取公司化管理和企业化运营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优质服务,现已形成总面积超过70万㎡的创新创业和孵化基地,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孵化链条,为企业提供分阶段、专业化服务,促进“创业-产业-投资”良性循环。在校内开设精品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业实践培训和双创大赛,建设学科型众创空间,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开展专业精准创业辅导,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校友企业创新基地集聚和服务校友企业,深度融入学校“双创”教育,培养“双创”人才,打造“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创大业”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华工创投、科技园等企业投融资平台功能,联合社会投资机构、行业优势企业和政府平台等合作设立若干基金,如“武汉华工明德先进制造创业投资基金”“启航聚力股权投资基金”等,积极发掘和扶持了一大批有潜力和成长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部分投资企业顺利实现IPO和新三板挂牌,与学校学科建设相关的项目占比50%以上,形成了完整的孵化投资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服务留鄂青年创业就业的号召,科技园与湖北团省委、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共建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致力打造“孵化加速一体化、资源要素全聚合”的青年留鄂来鄂创业兴业平台,提供创业孵化、政策咨询、就业见习、成果转化、交流展示等创新创业服务。
华工孵化器创新创业沙龙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启航创业训练营
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
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
实施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为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服务学校能力,加强与学校院系、相关部门深入合作,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参与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设、团队组建和项目推广。2012年至今,先后完成近百余项专利或专有技术的学校科技成果作价出资设立公司,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总额约2.35亿元,吸引外部投资总额近7亿元,充分发挥学校机械学院、能源学院、基础医学院等学院重点学科的科研实力、技术成果和人才优势,成功在3D打印、新能源、医疗装备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成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延伸。同时依托科技园、工研院等平台,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延伸,进一步支撑学校科技成果持续有效转化。科技园作为学校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共建的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了“原始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抢占产业制高点”全流程创新服务链条,依托优势学科培育特色产业,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形成“华中大产业集群效应”,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大学科技园,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地、孵化资源集聚地,科技园发起成立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推动实施园区数字化战略,主导研发的数字化服务平台“科创易”覆盖全国120多个科技园,6万多家企业,充分整合全国大学科技园优势资源,丰富拓展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和外延范围。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
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平台。围绕湖北省、武汉市发展基础和产业布局,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核心使命,支持学校重大学科平台建设,先后设立多个创新平台运营公司,推进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的运营主体,聚焦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分析、数字化制造等方面关键共性技术,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能力平台,打造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武汉数字建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已支持学校获批“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以突破数字建造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研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使命,为数字建造领域提供高质量源头技术供给,推动我国数字建造领域创新能力整体跃升。同时,积极支持学校与地方政府开展科研合作共同投资设立工研院,实行公司化运作,作为学校优势学科科技成果对外转移转化的主要承载平台。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开发关键智能装备产品,建立智能装备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平台,服务培育数百家智能装备企业。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围绕武汉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了以“新能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能源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为代表的14个国家及省市级创新平台,初步建成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同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湖北省政府和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与东湖高新区以大学科技园为建设基础创建未来产业科技园,聚焦“高端医疗装备、光电材料与芯片、智能制造”三个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全国的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和孵化高地,致力于涌现前沿引领技术成果,促进形成未来产业创新集群,成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点。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同谋划、同部署,牢记初心使命,突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责定位,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章程,确立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地位,近年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加强风险防控体系能力建设,促使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企业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坚持遵循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发展特色产业”的指导思想,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五大主导产业体系,包括依托学校光电信息学院形成以华工科技、华工激光、锐科激光、正源光子等企业代表的“光电子、激光技术及其应用类”;以机械学院、电气学院、材料学院为依托形成华中数控等企业为代表的“数控技术、数控系统装置及机电类”;依托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培育了以天喻信息、开目信息、天喻软件等企业为代表的“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技术类”;依托建规学院及各院系形成华中出版、设计院为代表的“文化出版、创意设计及建筑设计类”;以及以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华工创投等为代表的“投融资、企业孵化及服务业类”。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充分发挥产业集群集聚的发展效应,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支持企业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及研发中心,不断提高企业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和产业化能力,多家企业掌握拥有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光电子、激光设备及防伪产品、数控系统、IT通信等领域内形成了多种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成为“武汉·中国光谷”重要的自主创新源。如华中数控开发世界首台嵌入AI芯片的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实现“中国制造”装备“中国大脑”,锐科激光打造我国首台25W脉冲光纤激光器,并实现连续突破,带动超千亿产值的应用市场,云岭光电自主研发25G高速率光芯片,通过国内国际通信巨头严苛的可靠性测试,全面实现国产化商用量产,华工激光联合锐科光纤国内首创“4kw全光纤激光器”,成为全球第三家掌握此项技术的企业,为我国高功率数控激光加工系统嵌入“中国芯”。今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华工激光察看了光纤通信、激光智能装备等创新成果,明确指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并对科技创新工作寄予厚望,这是对学校推进科技创新、坚持产学研融合的高度肯定。
华中数控9型智能数控系统
提高整体资产质量。积极加强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运作,以优化资产结构为重点,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企业活力大大增强,经营效益显著提升。持续推动三大上市公司平台转型升级,成功支持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并购重组及实施定增;资产证券化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锐科激光成功上市,推动武汉达梦、华日激光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推进,开目信息、华日激光等股份制改造成功并获得融资支持,形成多种所有制资本的实质性混合,产生“化学反应”;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完成出版社与鑫昶文化资产重组、华中数控与华大新型电机重组等,集中优势资源,扩大主导产业规模。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度融入湖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充分参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并将重要科研力量和企业资源投入湖北省区域创新、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所属企业先后在孝感、鄂州、黄冈等地投资建设产业园区及子公司等,形成良好“集聚效应”,吸引和集聚大量社会资本和智力资源,有力支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协调企业联合捐资建设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村茶叶加工厂,参与各类爱心助学、募捐活动。新冠疫情突发以来,各企业积极投身抗疫战线——同济物业坚守各大医院一线医服岗位,在防疫物资紧缺情况下勇做“最美逆行者”;华胜科技迅速组队参与火神山医院等现场监理工作;天喻信息搭建空中课堂平台、助力中小学在线教学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学校实施“三步走”战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学校将以校企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企业国有资产质量,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将改革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发展实效,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校办企业将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积极做好服务对接,不断提升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承接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积极发挥在市场对接、实践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切实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提供服务,提高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