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十年】全球交流合作: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20

来源:国际交流处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通讯员 彭雨蒙 江静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永葆一流,在全球合作中发挥学科优势,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中主动作为,在世界舞台中央勇于发声。”10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全球发展战略2030》正式发布,校长尤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学校要在坚持对外开放中走好海纳百川之路。


从“外学麻省、内赶清华”的办学目标到“国际化发展”“开放式办学”的治校理念,从赓续对德合作的优良传统,到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全球合作网络,再到制定出台《全球发展战略2030》,国际化建设贯穿学校发展始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球交流合作已成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能——学校全球“朋友圈”不断壮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服务国家发展、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涌现出一批典范。学校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全面发展,在新时代的十年里,奋力谱写新篇章,砥砺铸就新辉煌。


党旗领航锚定新方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场合宣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这些重要指示批示为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双一流”建设,更好服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


2018年6月,学校召开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深度合作工程,形成国际品牌”,聚焦“四力提升”目标,提升学生的国际胜任力、学者的国际竞争力、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学校的国际吸引力。


2020年10月,我校召开国际化建设大会,会议强调“国际化已经成为建设卓越华中大、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


2020年10月,我校召开国际化建设大会


2021年,我校成立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国际化建设的全面统筹和指导。由此,学校顶层谋划、大外事积极落实、部际协同配合、院系主动作为的国际化建设纵横合力基本形成。


2021年12月,学校召开国际化建设工作专题研讨会


在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校《华中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四五”专题规划》《华中科技大学全球发展战略2030》等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我校实现全球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成为新时期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一方面扎根中国大地,深耕发展,大力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自身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服务全球发展,辐射影响,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科学进步、社会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


2022年10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全球发展战略2030》正式发布


全球伙伴网络构筑新格局


“贵校积极促进科研发展、技术创新和教育进步,培养了数代的领导者,耶鲁也为两校的合作关系深感自豪。我们期待能与华中大继续合作,共同书写另一个非凡的70年。”在学校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之际,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以视频形式向学校发来祝贺,高度赞誉学校建校以来取得的非凡成就。同样遥送祝福的还有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近90所合作伙伴院校,而这只是我校日益壮大的全球“朋友圈”的一个缩影。


全球合作伙伴为学校70周年校庆遥送祝福


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一校十校”校际核心伙伴建设计划、“一院一校”学科战略伙伴建设计划等国际合作伙伴工程,形成了校院两级合作伙伴相辅相成、彼此支撑、相互转化的良性循环。目前,学校已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和机构签署实质性合作协议。其中,与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建立实质合作;与巴黎萨克雷大学、爱丁堡大学、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建立深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则在校、院两级全面铺开。


——全面夯实校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1年4月27日,我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俄罗斯圣光机大学)举行核心合作伙伴协议“云签约”仪式,正式确立“一校十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校十校”计划是我校核心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旨在推动我校与国际名校或在特定学科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伙伴院校建立全方位、实质性、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学校着力布局全球核心伙伴“朋友圈”,与亚琛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伯明翰大学、悉尼科技大学、俄罗斯圣光机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多伦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海德堡大学、名古屋大学等建立核心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名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再上台阶。


2022年1月14日,我校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相聚云端,签署核心合作伙伴协议


——深度构建高水平学科合作伙伴网络在院系层面,学校通过实施“一院一校”学科核心合作伙伴计划,助力相关院系及学科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现已推进化学与化工学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物理学院与德国乌尔姆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等多个“一院一校”建设专项,取得阶段性实效。2021年,依托“一院一校”计划开展的“北美学术交流月”、“华中大-新国立学术大讲堂”、“华中大-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术交流月”等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氛围。


——主动发起专业型国际联盟学校与多个国际性联盟与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区域性国际联盟,加强国际一流教育科研资源互通互享。2009年,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我校作为清洁煤产学研联盟的中方牵头单位,与美方单位西弗吉尼亚大学组织29所中美单位开展共同研究,并组织清洁煤技术联盟会议。2022年10月5日,“中德医学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同济医学院举行。“中德医学教育联盟”是在中德两国高校的大力支持下,由我校牵头组织筹建的高校联盟。联盟本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将努力构建中德高校在医学教育、科研合作、医疗卫生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


2022年10月5日,由我校发起、中德两国高校共同协作筹办的“中德医学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同济医学院召开


国际化人才培养迎来新进展


育材造士,为国之本。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切实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目前,我校已与曼彻斯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全球100余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双学位联合培养等各类交流项目100余项,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构建稳定合作关系,学生海外交流人数及质量大幅提升,赴国际组织实习实践人数逐年递增。2019年,本科生海外交流人数为1828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5.61%。


学校学生赴海外院校交流学习、国际组织实习及参加国际竞赛掠影


——不断提升在地国际化办学水平作为学校首个且目前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被列为中欧建交40周年典型案例之一。学院于2012年3月获得教育部批准,围绕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研究生学历教育。此外,作为牛津大学在中国大陆首个学生科研实习单位,中欧学院于2019年、2021年、2022年连续获得牛津大学颁发的金牌实习单位奖章。2021年4月,我校首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巴黎萨克雷大学中法生物科学合作办学项目”正式获批。该项目采取中法双学位培养模式,核心课程全英文授课,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生命科学领军人才。


2022年4月8日,我校生物科学中法合作办学项目一周年纪念仪式在线上线下成功举行


——着力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示范区我校工程科学学院是全国首批4个获准试点建设的国际化示范学院之一。学院以“培养具有多学科视野、扎实的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国际竞争力和领导能力的创新拔尖人才”为目标,全力打造国际化教学示范区。学院前三届88名毕业生中41人(48%)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名校深造,涵盖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


——持续提升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学校坚持国际学生招收与培养提质增效,留华工作、创业人数逐年攀升。2013年我校成为国家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7年,我校获批商务部援外通信工程全英语授课学历学位项目。目前,我校共有6个专业招收培养全英语授课国际本科生,31个院系招收培养全英语授课国际研究生和博士生。近十年来,累计培养了来自173个国家的9329名国际学生。此外,学校注重特色培养,打造品牌,精心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形成“发现中国”“感知中国——百名外国博士进光谷”等知名国际学生教育品牌,国际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全球引智激发新活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学校以平台、项目为依托,采取多元多层次化的人才引进模式,汇聚海外优质人才资源。


在“喻园·家”等项目的培育下,学校“111”引智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近五年来有5000余人次海外专家造访我校,其中院士达300余人次,累计举办114场国际会议,超3000中外学者参加。多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湖北省政府“编钟奖”。


在国家级引智项目的支持下,我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与葡萄牙Jorge Goncalves教授已深度合作多年。2020年,双方的科研合作成果获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充分肯定,Goncalves教授荣获湖北省政府“编钟奖”。


学校引进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洪堡大学Jürgen Kurths教授担任工程科学学院外籍院长。Kurths教授凭借其学术影响力为学院“以智引智”,先后从伦敦大学学院、哥本哈根大学、俄罗斯下哥罗德国立大学引进多名教授担任学院主干国际化课程的外籍教师。Kurths教授2020年获湖北省政府“编钟奖”。


2018年6月工程学院外籍院长与部分毕业生合影


我校生命学院意大利籍全职教授Nicola D’ascenzo积极推动学校数字PET团队与意大利莫里塞大区共同建立数字PET莫里塞研究中心,促进双方人员往来,获得了意大利总统亲自颁发的“莫里塞区域大使”称号,该称号为颁发给促进意大利与他国科技交流的科研人员的最高荣誉。



全球科研合作贡献新力量


近年来,学校瞄准学科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强化部际协同,大力开展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培育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基地,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43项,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


——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学校在国际大科学工程中贡献华中大方案。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由我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六方共同参与,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我校潘垣院士团队就活跃在这项国际大科学工程中。该团队是全球唯一能做到破裂逃逸电子完全抑制的科研团队,在实验中得到的逃逸电流耗散速率曾创下世界第一的纪录。而在这瞩目的成绩背后,J-TEXT发挥着重要作用。J-TEXT是我校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合作共建的磁约束聚变与等离子体国际联合实验室的重要实验装置,其于2020年10月被ITER国际科技顾问委员会列为四大SPI破裂缓解技术研究装置之一,确立了我校相关研究在国际领先方阵的地位。


2021年10月7日,我校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相聚云端,举行《共建“磁约束聚变与等离子体国际联合实验室”协议》续签仪式


——深入推动科研合作造福人类。学校多次承办中欧人权研讨会,为中欧在人权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机制性平台;积极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我校东盟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附属协和医院和同济医院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派出近60批次赴非洲援助医疗队,派出医务人员超过三百人次。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中,学校组织各附属医院开展了70余场全球视频连线,为国际社会贡献出了“华中大智慧”。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援助项目成效显著,涌现了全球首个阿姆哈拉语场景文字检测与识别综合公共数据集和初步算法解决方案等一批亮点成果。


国际化服务展现新风采


近年来,学校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切实改善校园软硬件环境,提升校园国际化承载能力,建设中外师生共同发展,多元文化美美与共的全球校园。


——切实优化国际化管理服务。为了给师生业务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学校不断加强国际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力争“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2017年,我校开发教师因公出国(境)线上申报系统,全面实现无纸化申报。2018年,我校引进了因公护照指纹采集设备,优化教师因公护照办理流程。2020年,为方便外籍教师办理业务,我校对线上申报平台进行全界面双语化升级改造。为全面掌握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为学校战略决策提供数据参考,2018年至2021年间,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化平台全面建成,开启我校国际化建设大数据信息管理的新时代。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对外辐射国际影响,在国际舞台上讲好“华中大故事”,2020年学校英文门户网站实现全方位改版,新版网站视觉设计的可看性与吸引力得到显著增强,信息发布的综合性与及时性得到显著提升,网站功能的交互性与服务性得到显著优化,改版后的网站发稿量与访问量均大幅提升。此外,学校37个院系也先后完成英文网站建设,5个院系完成英文网站改版升级,科发院、图书馆等职能部门及直属单位英文网站相继建成。


2020年起,学校校院两级英文网站全面升级


——启动实施“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为切实拓宽全校师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教职员工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国际化人才队伍,自2021年起,学校面向外事秘书、青年教师、科研人员等群体举办了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培训及讲座,其中与悉尼大学合作举办“全球化能力建设工作坊”、与杜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科研合作研修班”、与SpringerNature合作举办自然大师在线课堂以及科研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参与师生群体达1000余人次,反响良好。



2022年6月17日学校举办“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华中大-Nature大师课堂启动会暨科研论文写作专题讲座


国际影响迈上新台阶


测得国际最精确万有引力常数G、创造脉冲平顶磁场强度新的世界纪录、研制成功全球首台PET虚拟样机、图计算机DepGraph Supernode性能在第24届Graph500排名中蝉联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法学院师生多次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发言……近年来,学校学者、学生频频亮相世界顶级舞台,学校在世界各类排名中稳步攀升,部分学科进入全球前列,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积极丰富中外人文交流实践学校主动组织或积极承担校内外重大外事活动。2021年6月,我校承办了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卫生健康分论坛;2021年12月,我校与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联合举办了中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研讨会,该会议是中非创新合作大会的重要学术专场。2022年10月,学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成功举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等12所国内外知名高校校长做报告,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2年10月,学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成功举办


——努力发挥大国外交民间纽带作用。学校接待多名外国政要及代表团来访。2019年9月7日,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来校作演讲,称赞我校“森林大学人才辈出”。2022年7月,我校成功举办了“非洲大使进校园”活动,来自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吉布提、苏丹、乌干达、厄立特里亚的9位驻华使节到访学校,出席由我校与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埃塞俄比亚人工智能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首届中非非洲文字识别技术创新论坛。学校持续推动孔子学院建设,其中,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院荣膺“2017年全球先进孔子学院”,2022年学校新获批共建罗马尼亚雅西医药大学孔子学院。


2019年9月7日,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来校作演讲


这十年,是学校党委对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全面加强的十年,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任务全面落实的十年,是全球创新合作全面深化的十年,是国际化管理服务水平全面焕新的十年,是全球声誉和影响全面提升的十年。


登高望远天地阔,纵横捭阖自从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学校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海纳百川的气魄走好对外开放之路,不断增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引领全球高等教育的治理与革新。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着力提升学生的国际胜任力、学者的国际竞争力、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校的国际吸引力,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中展现更多“卓越华中大”的贡献和担当。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