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 三育人奖 ”获得者陈先红:秉持师者仁心 做好“传道,授业,解惑”
发布时间:2022.10.20

来源:人事处、新闻学院 编辑:罗祎 浏览次数:


陈先红,1967年3月生,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卓越学者”特聘教授、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关系博士点学术带头人,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国家叙事与国际传播、新媒体与品牌传播研究。现任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兼公共关系分会会长,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新联会副会长兼网联会会长,湖北省委宣传部首席智库专家。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1项、国家社科课题2项,中国外文局重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已出版著作教材近20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SCI论文5篇,CSSCI论文40余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10余篇。


教书育人,从课堂到社会


教书育人,教学为本。陈先红坚持“课程+课堂+课本”相结合、热点议题与教学案例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结合,紧跟时事热点与研究前沿,结合学生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她长期承担《公共关系学原理》《中外公关比较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等课程教学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价值导向,以中国本土化的积极公共关系理论为总体视角,基于个人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讲好中国故事的“元叙事”传播战略》,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统领,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讲授,探讨战略传播与中国之治的逻辑关联,分析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的底层逻辑、战略要点、策略抓手,她在2021年本科教学评估成绩名列全院第一。此外,她还出版了《现代公共关系学》《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和《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研究报告》等教材和编著。


陈先红始终秉持“德育为先”的理念,从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两个维度出发展开教学,通过思政进课堂和读书会等形式进行思想道德育人和爱国主义情怀育人。在疫情初期,她组织了12期线上读书会,读书主题涉及瘟疫史、社交媒体、民族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等,通过读书会的形式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带领学生更多维更深刻地理解社会,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坚定了学生的报国理想。



管理育人,从过程到结果


管理育人,过程为重。过程管理是培养学生的关键,陈先红基于学生个人特点和未来发展目标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以“定期组会+不定期一对一交流”的形式及时跟进每个学生的学习科研进度,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与学生共同学习。她指导的本硕博学生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校知行奖学金,还有的学生获得校十佳研究生标兵称号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陈先红指导的所有硕士生均按时毕业且就业率100%,不少毕业学生已成为行业或学界的中坚力量。


此外,陈先红2002年创办的“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每年招收30名团队成员,是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具有代表性的文科团队,也是最早进入校史馆的文科团队。


陈先红指导硕博生百余人,培养的本硕博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政府、高校和企业等不同岗位上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她也因此荣获“中国高教公关名师”“荆楚广告名师”“研究生导师师表奖”“大学生创新业活动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


服务育人,从学习到生活


服务育人,重在用心。在学习上,为推动教学与社会现实需要接轨,陈先红始终坚持“实习+实战+竞赛”相结合,进行实践育人。她积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40余次在全国性赛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中获得金银奖、一等奖等,2020年指导的作品《山》荣获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一等奖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电影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2021年指导的学生项目《重生的江城:“英雄武汉”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获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此外,她带领学生策划发起了“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2019年该大赛已上升为国新办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学术支持的年度官方赛事,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


在生活上,陈先红坚持家庭式交往与团队式合作相结合,进行情感育人。她将学生视作家人,探索出一条“情感育人”的路径,一方面通过“红树林家宴”,不定期邀请学生到家中做客,畅聊日常,分享生活点滴,为学生打造温馨的求学环境。另一方面她通过“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不定期组织团建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强化感情联结。一位博士生在毕业论文致谢中写到:“我的导师陈先红教授在四年时间里于我亦师、亦母、亦长姐、亦挚友,不仅教我治学,更教我做人。”“红树林大家庭”成为诸多硕博学子的向往,陈先红也很荣幸成为学生的“红姐”“红妈妈”。


陈先红从教34年,始终坚守教育科研第一线,一直秉持师者仁心,用心做好“传道,授业,解惑”育人工作,积极培育真正堪当时代大任的青年,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