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药学院吴曈勃教授:“点石成金”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4.06.15

来源:药学院 新闻中心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记者 张雯怡 通讯员 张智勇

 

 

四年时间,培养药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29人次,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3篇;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一等奖等国家级竞赛奖项8项……药学院吴曈勃教授是同济医学院最受欢迎的本科生基础科研导师之一,在别人眼里,他似乎有“点石成金”的本领,总能将科研“小白”培养成才。他到底有什么秘诀?请跟随记者一起去了解。

 

每个学生都是“宝” 


 

有人觉得本科生知识储备不够,科研经验不足,多数只是来课题组学习的“小白”,但在吴曈勃眼中,他们都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发掘。“虽然他们科研专业知识可能欠缺,但是他们的思维却也未被禁锢。如果能激发本科生的科研兴趣,给予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有时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会给团队带来新的灵感。”吴曈勃笑着补充:“他们也没有必须出成果、发文章的科研压力,相对研究生而言更不怕实验的失败,有勇气做更新奇的探究。”

 

说起组里的“潜力股”, 吴曈勃如数家珍,在他眼中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未来的科研达人。

 

201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学生冯子珊是特优生。优异的成绩是开展科研的保证,她在大二时就加入了课题组。冯子珊当时还在主校区上课,只能利用课余和周末往返于两个校区开展研究。大三到同济校区后她更加投入,出勤率有时比博士生都高。辛勤付出终究获得回报,冯子珊很快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发表论文。这也是吴曈勃课题组里的本科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在开展科研的同时,冯子珊的学习成绩也稳居专业前三,并获得国家奖学金、裘法祖奖学金等。2024年,她以总分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人民网奖学金一等奖。


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学生胡明昊则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是作为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特质。2020年,他刚进入课题组时,实验进展非常坎坷,数据获取几近为零。胡明昊并没有放弃,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坚持增加自己的文献阅读量,积极设计和实施新的研究方案。2023年初,他终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此后厚积薄发,目前他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CS Nano,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期刊共发表了8篇论文,成为别人眼中的科研达人。


在吴曈勃的课题组还有一批临床医学的本科生。吴曈勃认为,“医药不分家”,临床医学和药学联系非常紧密。根据研究兴趣,学生选择医学院不同专业的导师开展基础研究,可以为之后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夯实基础。而对于课题组而言,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帮助大家更好了解临床问题,实现药学与临床医学,乃至于其他专业的学科交叉融合。


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学生谢天赐的成长经历就验证了这一点。他是课题组中最早开始做DNA逻辑电路相关课题的学生之一。在研究中,谢天赐积极和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同学合作讨论,碰撞了很多学科交叉的想法。2022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


点石成金”有一套



“其实做研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如果对课题没兴趣或者不具备开展科研的基本要求,就很难坚持下去并取得成功。”为此,在进入课题组之前,吴曈勃就会开展入组选拔,主要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笔试和面试筛选出适合课题组研究方向的学生。


对新加入课题组的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后,吴曈勃就安排这些科研“小白”跟着高年级同学一起做研究。在课题组里,每个本科生都会负责一个独立的课题,而不是跟在研究生后面打下手。吴曈勃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以主人翁的心态开展科研。科研初期困难重重,为了帮助本科生尽快适应新的赛道,吴曈勃每周都跟他们讨论实验进展。平日里,高年级同学和他们的交流则更加频繁。


在华科大,本科生学业繁重,有人戏称为“交一人的学费、上两人的课程,写三人的作业”。那么是不是就没有时间搞科研了呢?吴曈勃认为并非如此。足够的知识积累是提升科研能力的保障。“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是截然不同的,高中的学习有学校安排好的框架,而大学的学习需要自己来判断在哪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他建议学子先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再根据学习成绩和研究进展分配学习时间,甚至可以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实验。“我跟加入课题组的本科生约定的是每周投入15个小时做实验、读文献等,保证每周讨论有新的结果,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则可以灵活调整。”


度过最初的适应期后,本科生往往就能够真正开展自主研究。在课题设计的初期,吴曈勃就会和学生讨论、交流确定选题,在实验中再根据结果进行调整,最后实验基本完成时,论文的框架也基本清晰。关于论文写作,吴曈勃也有一套:“论文初稿都是学生自己写的,因为我也是这样被导师‘逼’出来的。”他强调,论文撰写非常重要,虽然一开始会觉得有点难,但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笔,才能对自己的研究有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会慢慢明确需要补充的实验和下一个课题可以做的研究,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