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回春:协和医院完成湖北首例辅助人工心脏植入术
发布时间:2018.12.11

来源:协和医院 编辑:潘梓萌 浏览次数:

■通讯员 刘坤维 陈思梦


  10月8日,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为37岁的患者田先生完成了辅助人工心脏植入术。12月5日,协和医院对外宣布,湖北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获得成功。日前,该患者他从心外科ICU转入普通病房并可以在进行室内走动训练,身体逐渐康复中。


反复无常,被疾病困扰多年的他最终来到了武汉协和


  患者田先生,37岁,家住武汉,从2013年开始,身体开始出现反复活动后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下肢浮肿。五年间,田先生一直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期间病情反复,时而好转,时而加重,却始终无法治愈。严重时甚至会晕倒,每次持续约一分钟,这让田先生和家人都非常担心。最后,在原就诊医院医生的建议和网上了解后,他和他的家人最终来到了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董念国教授的专家门诊。



病情加重,辅助人工心脏移植成为他当前最好的选择


  7月31日入院当天,田先生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心衰终末期的临床表现),内科评估后综合考虑需要做心脏移植。之后田先生一边配合积极抗心衰治疗以稳定病情,一边继续等待合适供体。但从九月中旬开始,病情持续恶化,症状进行性加重。9月30日,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再次组织科室专家团队讨论病情。讨论后一致认为,目前田先生病情加重,频发心衰,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难以维持,应尽早心脏移植,但供体匹配困难,等待时间过长,病情进一步恶化,随时有生命危险,可考虑植入左心室辅助人工心脏,先改善心功能及一般情况,再等待供体移植。


  多等一天就意味着患者多一丝生命危险,辅助人工心脏移植对于田先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湖北首例,协和医院顺利完成辅助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10月8日,在历时整整六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协和医院成为阜外医院后全国第二家成功独立开展心脏辅助装置植入术的医院。



  在谈到这场手术的难点时,董念国表示,该患者体重较大,开胸就不是一件容易事,而手术前的麻醉、避免吻合口出血、入血管精准定位安置、构建腹壁后“囊袋”:血泵安放、避免管道打折、驱动线缆的安置等都是一项项技术考验。


  据董念国介绍,人工心脏又叫心室辅助装置(VAD),换句话说就是在病人左心室上装一个人工心脏泵,重新建立一个循环系统,泵的作用是把病人心室的血引出来,通过这个泵再打入到人体的体循环,让他的心室得到休息。同时,病人右心室还是用他自己原来的系统,这两个循环系统平衡运行。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心房或心室的血液引流到辅助装置,通过血泵升压后,再回输到动脉系统,起到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做功,维持血液循环。




  田先生此次手术安装的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第3代人工心脏 EVERHEART I体内VAD,这种装置的优势就在于其外壳为经特殊处理的钦合金,能使血细胞快速粘附形成假内膜,故不用抗凝,血栓发生率低。康复后,患者能自由走动,除了游泳以外,可进行几乎所有的活动。但是这种装置的运转必须通过体外控制器连接电源而且需要定期置换电池和充电。每块电池可使用4-6小时,一天下来,患者最起码得带6块电池。


  董念国强调,虽然人工心脏价格较高,但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它弥补了“心源”紧缺的技术空白,而对于等待合适心脏供体困难的患者来说更是最合适的有效的办法,为患者争取更多等待“心脏供体”的时间,也守住了一份“心”的希望。


恢复良好,患者已经开始术后室内走动训练


  虽然手术顺利结束,但由于田先生术前心衰严重,体重过重,术后恢复异常艰难,特别是左右心循环的平衡和肺部的恢复,呼吸机辅助长达两周才得以慢慢好转。日前,他从心外科ICU转入普通病房,身体逐步康复中。


  董念国谈到,手术结束第二天,他就召集相关科室专家集中商定此患者的术后恢复方案。他表示,活动范围上患者从床上到床下,从室内到室外,每一小步的成功都是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的心血所铸。



通讯员 刘坤维 摄


  现在,在工作人员的教导下,田先生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并适应“与机器打交道”的生活了。据病房护士介绍,他现在已经能够坐起来,并每天按照医生的安排和身体情况可以进行短暂的室内走动训练。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