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哲学教育与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人文学院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盼盼)4月26日至28日,由我校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的首届哲学教育与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梧桐语问学中心论道厅举办。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山西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与我校在内的10所高校学者围绕我国高校哲学教育的意义、方法、困境、出路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会议开幕式上人文学院院长董尚文教授致欢迎辞,并强调此次研讨会对一流哲学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左至右为陈嘉映、杨国荣、邓晓芒、陈波)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嘉映做题为“理解与自我理解”的报告,梳理自我认识的古今演变,区分“数理之知”与“有感之知”。他指出“数理之知”在现代知识构建中的突出地位,但哲学更侧重有感之知。他认为哲学有助于理解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最终实现理解自我本身,成为一个明白人。


国际哲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杨国荣以“哲学究竟有何意义”为题,从何为哲学谈到哲学对于人之存在的意义。他认为,西方哲学起于对自然现象的惊异与求真,中国古代哲学家则从忧患的角度来把握社会与人生。从形式的层面看,哲学的作用表现为说理与讲理的统一,从实质的层面看,哲学的意义体现于对价值的关切和引导。


德国哲学研究权威专家、我校资深教授邓晓芒报告“关于哲学经典‘句读’的几点体会”。“句读”指对哲学文本的一种全息解读法,目标是弥合语言和文化的区隔,彰显艰深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他分析了对康德、黑格尔经典作品进行句读的必要性,并认为哲学经典句读应成为哲学教育的一部分。


国际哲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陈波做题为“哲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的报告。他认为,哲学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他强调哲学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不应以文本解释为最终目标,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学术创新为目标。哲学能力具有可迁移性,有助于学生获得事业的成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从左至右为朱菁、苏德超、梅剑华)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教授朱菁以“高科技时代的哲学教育”为题,通过斯坦福大学建立的跨学科人工智能研究所等案例,说明跨学科哲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新方向。他认为,新时代的哲学教育应实现并深化哲学与科学前沿的对话,特别是应实现哲学与认知科学的联姻。


武汉大学苏德超教授报告“问题、文本与生活:哲学教育的三个支点”,强调哲学教育应从哲学问题出发,结合经典文本,并落实到现实生活。他反对以文本为中心,主张直面问题本身,兼顾理性与感性,平衡逻辑与体验。在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基础上,他发展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教学法。


山西大学梅剑华教授报告“哲学教育与自我反思”,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教育不但要注重传统的演绎逻辑,更要重视统计推理。对统计推理的重视已经改变了哲学格局,特别是直接催生出实验哲学。为适应这种变化,他主张哲学教育应当包括批判性思维、逻辑、数学基础、统计学和自然科学基础。



(从左至右为万小龙、陈刚、杨研璐、李文烜)


我校万小龙教授报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研究生教育”。他以他的团队提出的函数狭义相对论为例,说明研究生教育应该勇闯险关,主攻那些具有高证伪度的难题。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和学生都应保持持续的求知热情。


我校陈刚教授以“批判性思维: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为题,梳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的关系,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平衡“学”与“思”是实现创新的关键。他认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就是批判性思维。


浙江大学杨研璐博士报告“儿童哲学:为不确定性辩护的教育”。她认为哲学教育的开放性与标准答案指向的流行教育模式是矛盾的。她主张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真正的哲学教育,儿童哲学本质上就是基于关心的为不确定性辩护的教育模式。


任职于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的哲学系优秀毕业生李文烜报告“一个市井哲学系毕业生的生活体验:也论哲学教育”。他通过大量统计数据说明哲学系毕业生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在职场中核心竞争力不足。他认为哲学教育应以“丰富的知识储备”“突出的逻辑思维”“娴熟的沟通表达”“深刻的理解洞察”为培养目标。



据悉,此次研讨会是人文学院哲学系积极应对教育部提出的新文科建设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背景下召开,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喻家山哲学小屋十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