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语问学论坛】第三期梧桐语问学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19.10.12

来源:科发院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易秋凡 游洁琦)10月10日,由科学技术发展院主办、建规学院承办的第三期梧桐语问学论坛——“以建筑和城市为应用场景的多学科交叉途径”的青年学者论坛在梧桐语问学中心举行。论坛旨在关注人居环境,面向学科前沿,开展交叉合作,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启发,产生新的研究领域,推进新的研究方法,激发新的研究思想。



本次会议邀请了我校公卫学院荆涛教授、夏玮副教授,建规学院徐燊教授、刘和林教授,航空航天学院崔新光副教授,人工与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王博老师;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赵福云教授、测绘学院邓非教授展开了学术交流研讨。


建规学院党委书记钱思表示,健康如今已成为国计民生的战略需求,国民非常关注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面对其中的关键的难题,不仅仅涉及到传统的建筑学,还涉及到人工智能,公共卫生与健康,大气环境,绿色能源等多个学科。站在学科发展的战略高度上,鼓励面向学科前沿展开学科交叉,进行原创性的、系统性的、引领性的研究,也是当前建设一流学科的需要。


荆涛教授简要阐述了环境污染物的多途径暴露与人群健康危害研究,并介绍了人群多途径暴露污染物的研究、环境污染所致健康危害研究、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建议建立标准化健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健康风险区划管理,尝试法律监管。徐燊教授介绍了绿色建筑的三个发展阶段,并通过单体建筑能耗监测,街区尺度太阳能模拟、街区尺度能耗仿真等不同技术实例阐释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脉络,最后提出了包括健康、舒适与节能的多目标优化是绿色建筑新的发展方向。赵福云教授提出了霾气象城市通风作用的的热与污染物扩散机制研究,为构建复杂环境下城市通风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底层基础,并介绍了风压驱动、风压热压耦合驱动、热压驱动下的城市通风研究进展。崔新光副教授介绍了团队在胶体粒子在生物流体和环境流体中输运沉降的研究内容,并从生物流体力学与环境流体力学这两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粒子在非稳定环境下的传输方面的研究进展。夏玮副教授围绕建筑室内外环境与健康,从室外环境因素与健康、室内环境因素与健康、人体内暴露与健康这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室内外环境对于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建议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和评估,提高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刘合林教授介绍了大数据支持下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了大数据在城市空间规模发展的作用,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在城市规划在大数据下的研究成果。邓非教授介绍了空地一体实景三维技术与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三维建模、工程测图、实景三维规划设计,并进一步介绍了实景三维技术在桥梁巡检,公路、立交、桥梁监管系统,隧道巡检系统等方面发展与应用。王博老师结合人工智能专业,分析了建筑能源管理和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课题和主要技术,并介绍了团队在短期负载预报、建筑底层热交换、热储能系统控制、故障检测与诊断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和示范应用情况。


徐燊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多学科交叉体系将基础学科研究的特征规律问题转化到建筑与城市的实际应用场景下,通过建筑领域对实际问题的应对措施与技术手段,协同基础学科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路径,将基础学科的研究理论落地化。各个学科以建筑和城市为应用场景进行相互交叉合作,将会产生1+1>2的聚力效应。


在论坛的学术对话中,青年学者报告人相互表达对其他学科研究的兴趣以及深入合作研究的决心。现场交流内容广泛,学术研讨氛围浓郁,有效促进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的相互了解,沟通与合作。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