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基层事记】土木学院抗“疫”科研齐推进
发布时间:2020.04.02

来源:土木学院 编辑:向梦丹 浏览次数:

为保证应届毕业生顺利完成科研工作,降低疫情对科研进度的影响,在学院的正确指导下,土木学院教师集思广益,利用qq、微信等多种平台对学生进行“云”指导。


力学系陈子光号召学生居家抗疫,积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学生在学习科研的指导。他经常分享一些实用的资料,在线上为各位同学解决各类问题。在他的鼓励下,课题组上下一心,克服万难,在家坚持做科研,努力提升自身科研水平,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力学系刘大彪嘱咐同学们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隔离;课题组坚持每周一次视频组会,他耐心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因疫情影响,许多学生的科研资料都在学校中,家中网络不便,科研进展受阻,他帮助学生下载资料,尽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他希望同学们:整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先完成再完善;坚持文献阅读,分享所思所想;每日实验重演,保持良好状态;加强技能训练,以求厚积薄发。



自疫情发生以来,建筑工程系高飞在课题组学生群为大家及时宣传实时政策及疫情动态,主动了解关怀课题组研究生情况,关切询问因疫情导致的困难并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在日常联络中,提醒大家通过微校园系统填报平台填报个人当天状况,同时通过群消息确认大家的身体状况、行动轨迹和需求反馈。因疫情原因不能及时返回学校进行相关科研工作,他便根据学生情况,认真为每一位学生制定阶段性科研方向,并定期通过网络进行“云”会议,了解学生最近科研动态,仔细听取学生的科研进展,认真做出相关评论和指导,切实保证科研的顺利进行。他还通过网络“面对面”了解学生当地疫情状况,提醒大家防范疫情的同时也要注意锻炼,保证身心的愉悦。



建筑工程系胡琴提醒研究生每日在课题组汇报身体状况,互相关心和鼓励。她会错开学生们的网上上课时间,并让学生准备好学习资料PPT等,使用腾讯会议APP通过分享屏幕进行组会,耐心给每位学生指导科研给出建议,并引导研究生充分利用好“宅”在家里的宝贵时光。做到每日一报告,每周一组会,良好的氛围保证了研究生们在家的科研效率。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郑俊杰每日坚持在课题组微信群内发布疫情动态,关切课题组学生健康,并号召学生们为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每周坚持督促学生们制定学习计划,并要求同学们每周按时提交学习周报。课题组学生2019级硕士漆子文说:“郑老师采用‘云’指导的方式,在线上为每位同学指点迷津,课题组内无论是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还是刚刚入门的新同学,都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家坚持学习和科研。”



疫情期间,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刘华北密切关注课题组同学的身体健康,要求大家不出门不聚会,始终督促大家按时汇报健康情况,对已经毕业的同学也经常关心问候。刘老师一贯重视课堂的作用,不仅督促研一的同学好好上网课,还将自己新开课程的录播视频发给学生复习巩固。同时,刘老师还通过一对一讨论的方式,指导每一位学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仔细批阅修改毕业年级学生的毕业论文。对即将进入课题组的本科毕业年级学生,刘老师也耐心指导,解答疑问。



针对中国建造2035计划项目的一个子课题,数字建造与工程管理系孙峻指导同学们搜集建筑业相关资料并整理分析,提出建筑业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每周组织课题组线上汇报两次。除了指导项目,他还督促课题组的低年级同学尽快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指导阅读文献方面的相关工作,督促学生们思考之后的主要的研究方向。



数字建造与工程管理系钟波涛严格要求大家两条线同时作战,课题项目和论文研究工作并行,提高在家办公效率,努力跟上研究进展。他主要组织同学们进行《工程项目信息化》和《工程与社会》书稿的撰写,每周进行线上交流和反馈,单独和每个同学沟通思路和写作逻辑,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多次强调时间点的把握和进度的推进。



交通运输工程系邹志云及其课题组对非典疫情后公共交通运营策略资料及目前其它城市疫情后公共交通运营方法进行收集,希望通过研究,提出武汉市疫情后公共交通运营策略,为武汉市疫情后分阶段公共交通运营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组2018级硕士生吴楠表示:“邹老师希望疫情期间课题组学生不停学,并约定每周一下午线上开展组内研讨会,毕业年级分享交流论文问题,非毕业年级分享交流武汉市疫情后公共交通运营策略。邹老师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武汉、为疫情奉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交通运输工程系段力在疫情期间既关心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也积极推进科研工作。在得知返校时间延期后,他坚持停课不停学,为同学分享了很多在线资源,既督促了同学的学习,也为同学解决了很多困惑。对于即将毕业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他积极指导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通过电话联系或组织线上讨论会,保证论文工作继续推进。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