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12月11日下午,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孔东民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路径研究”(21ZDA010)开题论证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由我校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孔东民教授主持。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黎文靖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超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文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杰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铭山教授。子课题负责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张博辉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杨金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张然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辛清泉教授及经济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处方梅副处长和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予以致辞,对国内经济学领域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表示由衷的感谢。方梅副处长充分肯定了项目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对孔东民教授团队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表示祝贺;并指出学校将从组织管理、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项目研究充分的保障。同时,也期待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能够认真听取开题论证专家的意见,按期、保质完成各项既定的研究任务,产出一系列优质的学术成果。张建华教授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科创办40周年之际,本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申请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孔东民教授团队寄予了“写好两篇文章”的厚望:即发挥理论创新方面的既有优势,促进学术繁荣;同时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开题论证阶段会上,项目首席专家孔东民教授从项目背景、理论框架与具体实施路径这三个方面,对课题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四位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新优势研判、构建人力资本与金融市场协同作用的技术供给体系、发展以完整产业链为载体的科技产业融合体系、构建适配供给侧创新驱动的新型消费体系进行了介绍。最后,孔东民教授进一步在四位专家的论证基础上对子课题五进行了介绍,即打造“研发-生产-消费”一体化的创新生态循环体系。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与会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研究框架和内容,认为项目团队前期准备充分,研究基础扎实,研究思路清晰,有望达成预期目标。基于当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内国际形势,专家对于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黎文靖教授指出要明确创新的动力源泉,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构建创新生态循环体系中,应当进一步强调政府的作用。吴超鹏教授认为课题的研究框架和内容较为全面,并建议进一步筛选,聚焦亟待解决、重点突破的问题。针对新型消费体系,课题研究的消费结构是内循环的概念,建议关注全球消费结构,基于全球化消费视野展开研究。吴文锋肯定了课题的思路,并建议通过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吸引人才进行研发和创新,发挥人力资本优势。同时,突出全产业链优势,突破瓶颈,促进消费增长,发挥消费市场优势。张杰教授指出课题要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注如何布局和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如何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如何实现企业创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建议对武汉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研,挖掘企业创新面临的困境。周铭山教授建议考虑制度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要素条件的相对变化;同时,关注深层次的制度改革,对创新企业进行深度调研,激发民企活力,促进企业创新。
项目首席专家孔东民教授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深表感谢,并针对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回复,表示这些意见使得项目组对于研究的整体框架和具体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项目组将认真学习各专家的意见,不断优化研究方案,争取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会议最后环节,院长张建华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需要结合时代变化,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此外,需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地区特点,使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各区域层面落地。本院教师也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教师们高度评价课题框架体系和创新生态循环内容,并依托学院学科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钱雪松教授强调了制度环境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指出要关注司法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依托武汉的地理优势,开展合作调研,关注大企业和小企业,推动企业创新。彭斌老师指出要关注三报一刊的理论文章,强调政策采纳和制度成果,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张建华教授从学科建设与提高政治站位角度出发,强调了项目成果需加以凝练总结,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在战略研究、政策决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