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基层动态】陈光院士回母校参加材料学院70周年院士专题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2.10.10

来源:材料学院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箫侣)10月6日,材料学院70周年院庆院士专题报告会暨材料强国论坛在一号楼报告厅召开,该论坛是学院7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陈光院士做报告,论坛由材料学院院长周华民主持。学院全体党政班子成员、老领导、师生代表等参加论坛。



陈光作《轻质耐热TiAI合金》主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并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1986年,陈光来到华中工学院铸造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熊国庆教授、黄志光教授,导师与他情同父子,结下深厚情谊,老师们严谨细致的学风教风也影响着他的成长之路;在材料学院,他真正学会了如何做科研、如何选题并受益终身。他谈到,入学时“今天我以华工为自豪,明天华工以我为骄傲”的横幅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本次报告则是回到母校的一次汇报。



在报告的学术部分,陈光讲到,减重是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发展永恒的主题,航天航空是为减轻一克而奋斗,并用详实的数据和举例向师生阐释“一克质量一克金,克金难买克质量”的涵义。他介绍了国外TiAI合金的研究发展过程与难点,并介绍我国TiAI合金的研究情况,他讲到,该项材料的研究应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独立自主的原则,经过多年不懈奋斗,我国TiAI合金走到了规模应用的前夜。紧接着,陈光院士用多个图表向在场师生详细阐释TiAI合金相图与相变等情况。


根据定向凝固技术面临的挑战,陈光团队提出“全过程控制晶体取向”是突破技术局限性的根本途径,经过定向热处理研究,发现定向凝固存在的特殊现象,从而提出并建立固态相变晶体取向调控原理与判据,实现了自主可控,发明了液—固与固—固相变协同控制的晶体生长方法,在多种合金体系中得到验证,可以有效控制凝固后具有复杂固态相变材料的最终晶体取向,解决了久攻未克的国际难题,实现了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变跟跑为领跑,至今仍是世界唯一。


陈光团队的研究论文被45个国家和地区的404个研究机构和大学正面引用,获得全世界多位著名科学家的高度评价,形成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他强调,做科研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材料学院有众多投身于国防科技事业的校友,学院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在场师生向陈光就TiAI合金在实际使用中重点关注的缺陷、如何检测缺陷、3D打印中如何避免TiAI合金的脆性、TiAI合金未来工程应用的难点等问题,进行提问交流。


周华民表示,陈光的报告深入浅出、思想新颖、内涵丰富,体现了亲如父子的师生情,矢志不渝的报国情和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让在场师生理解了TiAI合金的研究,并通过讲述该项材料的研究过程教育大家如何做研究,如何做学问。这场报告拥有极强的实践性、指导性、针对性,为学院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希望学院广大师生员工切实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与服务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材料学院和材料学科,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光,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当时的机械二系)铸造专业1986级研究生校友、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协副主席、国家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曾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专利发明人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留学回国先进个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与加工科学技术研究,在轻质耐热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合金定向凝固、非晶复合、钢铁及加工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重要创新性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一等奖5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84件(含国际专利4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