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凶险”心脏病有了新疗法 生命学院王擎团队“亮剑”胸主动脉瘤
发布时间:2023.04.21

来源:生命学院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达兴文 记者 张雯怡)胸主动脉瘤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一处或多处向外膨出,出现的像“瘤子一样”的改变,号称“最凶险”的心脏病之一,一旦破裂,抢救成功率极低。日前,生命学院人类基因组中心王擎教授团队创新发现一种AGGF1蛋白治疗策略,通过阻断胸主动脉瘤相关的血管炎症和重塑开展治疗,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4月20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该篇题为“AGGF1 therapy inhibits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 by enhancing integrin α7-mediated inhibition of TGF-β1 maturation and ERK1/2 signaling”的论文。研究人员提出的AGGF1蛋白质疗法,即腹腔注射纯化的重组AGGF1蛋白质,可以通过阻断动脉扩张和重塑,成功抑制胸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



据悉,胸主动脉瘤的根源是血管壁的病变破坏了血管完整性,发病位置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胸主动脉降支这类大动脉。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围术期死亡率高且远期效果仍需观察。相关的药物治疗仅仅能延缓胸主动脉瘤的进程,而不能完全治愈。


王擎团队在研究中发现,胸主动脉瘤患者和三种不同动物模型的病变部位中AGGF1蛋白质水平下降。为此,团队制备了三种不同的小鼠模型进一步展开研究。遗传性胸主动脉瘤模型是基于马凡综合征病人中发现的突变而制备的。这类小鼠二尖瓣增厚、肺泡间隔缺损、轻度胸椎后凸,易患骨骼肌病,其胸主动脉随年龄增大自发扩张。经过AGGF1蛋白质治疗后,其胸主动脉瘤特征如血管扩张,炎症和重构等都明显受到抑制。横主动脉缩窄模型则通过缩窄主动脉弓造成小鼠右颈动脉和胸主动脉压力过载,导致血管炎症和重构。AGGF1蛋白疗法能明显抑制这些症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β-氨基丙腈诱导模型的胸主动脉瘤不但成功率高,而且容易血管破裂致死,AGGF1蛋白疗法不但降低了β-氨基丙腈诱导胸主动脉的扩张,血管炎症和重构,而且大大提升了存活率。


研究人员透露,补充AGGF1蛋白是治疗胸主动脉瘤的关键。这种聚焦胸主动脉瘤的分子机制(根)的全新的治疗策略,使胸主动脉瘤患者可以避免手术的痛苦,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和更广阔的治疗思路。目前,该发现已申报国内外专利。



生命学院博士生达兴文,硕士生李紫嫣,协和医院黄晓帆医生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生何祖涵,博士生余育兵,硕士生田同同为该文章的共同作者。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擎教授、徐承启教授、姚雨峰老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7809-x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