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十八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发布时间:2024.06.17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史梦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徐薇 杨梦楠)6月15日,由党委宣传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湖北省高校青年工作研究会、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共同举办的华中科技大学十八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八号楼举办,论坛的主题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自我校和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学子共聚一堂,共同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湖北省社科联第九届委员会主席赵凌云教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喻立平,校党委副书记谢正学,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詹健,校团委书记罗迪,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童文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学东,院长岳奎,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明飞,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梁浩伟参加论坛。

 

 

谢正学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号召广大青年学者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谢正学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不仅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而且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厚内涵。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昂扬的姿态和扎实的行动,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

 

赵凌云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类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自觉践行和弘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肩负的时代使命,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詹健介绍论坛征文情况并向获奖的青年学者表示热烈祝贺。论坛共征集有效稿件1341篇,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来稿718篇,全国重点马院来稿391篇。经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多轮评审,共评选出获奖论文71篇,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喻立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皇凤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作主旨报告。与会的11名专家学者就论坛中心议题作主题报告。

 

下午,4场分论坛同步举行,分别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现代文明”“百年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与会青年学者展开讨论,进一步凝聚共识,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注入动力。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闫帅副教授作闭幕式总结。他向与会学者表达了诚挚感谢,强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前沿议题的学术价值,呼吁大家积极承担起以学术研究透视政治现实,实现理论与时代同步发展的使命。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引领青年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勇攀高峰,不断书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