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留学生在ICCC2024发表高水平会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4.08.20

来源:电信学院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三秋 尤子硕)8月7日至9日,第13届中国通信国际会议(13th IEEE/C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n China, ICCC 2024) 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上,我校电信学院两名留学生发表两篇高水平会议论文,指导老师为国家绿色通信与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李强教授。



博茨瓦纳留学生乔庚明与电信学院研究生刘三秋合作发表题为“FedLSTM Based Cooperative Weather Prediction in RAN”的论文。该论文聚焦于一项创新性的天气预报技术,通过集成联邦长短期记忆(FedLSTM)模型与无线接入网络(RAN)技术,实现了分布式气象站之间的智能化数据分析与合作预测,显著提升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地域针对性。



该研究成果针对博茨瓦纳等气候多变且极端天气频发的地区,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天气预测解决方案。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达到高达97%的R2分数,证明了其在精准预测天气模式方面的能力。此外,该论文还强调了数据隐私保护和带宽效率的重要性,仅传输模型参数用于聚合,既确保了敏感信息的安全,也优化了通信效率,展现了联邦学习在天气预报领域的巨大潜力。


坦桑尼亚留学生魏松与电信学院研究生尤子硕合作发表题为“On Cooperative Spectrum Sharing with Bidirectional Relaying Networks”的论文。随着无线应用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传统无线网络频谱资源面临短缺的问题,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中继网络的协作频谱共享协议,在保证授权用户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授权频谱利用率。



该论文考虑了一种三时隙协作中继模型,其中两个授权主用户在非授权中继的协助下,交替在前两个时隙相互通信;在第三个时隙中,中继转发解码后的主用户信号和次用户信号,并合理地进行功率分配。该论文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分析并验证了主用户和次用户的中断概率,证明所提出的协议能确保主用户的性能优于非协作方案,同时提高了次用户的性能。此外,该论文还通过理论证明存在一个“双赢”的中继部署区域——即当中继部署在该区域时,主用户和次用户的中断性能都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显著提高授权频谱利用率。


据悉,本次为期三天的会议以“Ubiquitous Communications @ Future”为主题,旨在探索无处不在的通信技术如何塑造未来社会。自2012年首次举办以来,ICCC已成长为连接全球通信领域研究者与从业者的桥梁,特别是为大中华地区提供独一无二的学术交流平台。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