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论坛”第一讲: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儒家乡愿
发布时间:2004.11.17

来源:记者团 编辑:编辑:伍晓阳 浏览次数:

    11月10日晚,东九B302教室里座无虚席,人文学院研究生会“国策论坛”系列活动在此拉开序幕。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邓晓芒主持第一讲“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 

    “乡愿”是该主题的一个核心概念,出自《论语》:“乡愿,德之贼也”,通常的解释是“一乡之人都称之为好人的人”。从先秦孔孟到近代谭嗣同都对此概念有所涉猎。它指无个性而内藏心机的人,即“伪君子”。荀子很好的揭示了“乡愿”的特点:“人之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本不是指虚伪,而是“人为”之意。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然而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善,但他并没有从中排除伪善。孔孟反对乡愿,但实际上根本无法摆脱乡愿。邓教授认为中国人的人心是一道面具,甚至是多层面具,剥开一层还有一层。就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都并不一定能证明是真君子,也有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没有任何外在标准可以区分乡愿之徒与真君子。儒家以为可以通过“诛心之论”来划分,通过圣人经典“心传”,神会而心领之,“破心中贼”即“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就能清除乡愿。但其实这也是做不到的,因为人心是不可尽知的。 

    人心认识自己的本性,需要一个过程,并不能当下就做到“诚”。但儒家对自己的本心深信不疑,以为只要愿意就能够“不欺心”、“尽心知性”,其实是对自己的内心“中止判断”。他对“诚”背后还有什么东西、是否隐藏着“不诚”加以否定,因为他面对人心的深渊怀有一种恐惧,害怕摧毁自己安身立命之根,即“诚心”。这就构成了儒家人格的“结构性的伪善”,人没有意识到动机背后的动机。其实是一种不自觉的自欺。 

    由儒家乡愿的症结,邓教授联想到了西方著名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人心不是一个东西,人心是自由的。邓教授认为这是儒家乡愿的解药,可称之为“休克疗法”。康德主张,自由是不可知的,我们所能够认识的只是现象,现象背后的物自体是无法把握的,“自由意志”本质上不服从因果律,因而它不可认识。自由意志可善可恶,这是它本身的可能性结构,与上帝相比,这也是人的有限性。因而人一次性地认识自己、并以此为根据做一个好人是不可能的,人自以为知其实不知。康德认为这是人性摆脱不了的“结构性伪善”,与儒家以为只要心诚就能消除伪善的观点是迥异的。 

    康德道德观是一种“为义务而义务。为道德而道德”的形式主义道德观,在这里道德不应是工具而应是目的,不是“他律”而是自由意志的“自律”,它通过实践理性在行为上能否前后一贯来判断。比如“说谎”,一旦人人都说谎,就没有说谎的必要了。也就是说它一旦成为一贯的东西,就会自我取消。而“不说谎”则可以永远贯彻,不会自我取消。

康德道德观不考虑后果,只考虑动机的纯洁,它强调的是按照理性“本来”“应该”怎样,而不顾事实上怎样。但人都是有感性的,所以是不可能为道德而道德的,他的任何“符合道德律”的行为都带有感性因素,都不是纯粹“出于道德律”。道德只是人的“良心”。 

    中国传统的体制结构是“儒表法里”,道德本质上是政治的手段,这本身就是一种“体制性的伪善”。所以越讲道德,道德越是败坏。借助康德的“解药”,人性的恶虽然无法根除,却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唯一的办法是承认伪善,由此向真正的善逐渐转化。文明、文化本身的确是伪善的,但总比野蛮好,“虚荣心、贪婪、权利欲是进入文明的第一步”,它是原始道德的堕落,但它锻炼和发展了人的理性,为真正的道德作了准备。天然淳朴的道德是靠不住的,从文明和理性中锻炼出来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理性的狡计”。 

    总之,儒家宣扬人是可以做到“诚”的,一旦诚就是圣人,代表天道。这种人很可怕,因为他是不能反对的,反对他就是反对天道。他则可以从意识形态出发对他人任意“诛心”,将人变成物,扼杀人的自由,以道德杀人。而康德则将人的自由看作自在之物保护起来,只有上帝知人心,人并不因本性恶而失掉自由、尊严、隐私,这样才能保持道德的源头活水。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