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暑期实践】同济医学院“追寻前辈足迹 传承医学使命”教职工实践团队赴宜宾李庄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30

来源: 编辑:范千 浏览次数: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宜宾李庄以其独特的历史担当,成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地标。在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李庄民众以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和浓烈深沉的家国情怀,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等教育文化机构提供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使文化的火种在此延续,这里成为无数同济学子心中永远的“第二故乡”。同济大学医学院师生不仅生活、工作、学习在这里,更以实际行动为当地人民解除病痛,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民众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生动写照。


7月15日至7月20日,同济医学院“追寻前辈足迹传承医学使命”教职工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宜宾市李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实践团队由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邱勇、唐非教授、许奕华教授,同济医学院院史研究会副会长陈英汉,法医系教授周亦武与同济医学院院史长廊讲解员吴志杰、田甜和邬昕阳三位同学组成。在这段寻根之旅中,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刻体验了同济医学院的西迁历史,旨在追寻同济医学院前辈的奋斗足迹、传承医学使命。


追寻足迹:医者初心永传承


在李庄,团队成员们来到了位于老场街29号的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祖师殿。这座古老的建筑,曾是供奉神明的殿堂,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却是同济大学医学院在李庄的讲堂,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求学梦想和医学前辈的辛勤耕耘。团队成员跟随前辈们的足迹,抚过斑驳的石墙,跨过古朴的门槛,缓缓步入殿内。团队成员看着墙上的照片和展柜内的实物,回忆和讨论着那段流金的岁月。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文字和实物都是一份记忆。在这些历史的见证下,团队成员们肃然起敬,心中充满了对前辈们的无限敬意。


1BEA88


陈英汉向团队成员讲述当时的同济大学校医唐哲教授是如何在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带领师生们攻克川南地区流行的“痹(Pa)病”的故事。父辈的事迹,如同明灯,照亮了每一位团队成员秉承治病救人的医学初心。


陈英汉还向队员们讲述了同济师生是如何巧妙化解“下江人吃人”的误会,并开展科学展览,向李庄民众展示先进科学技术。这不仅是当时工作状态的反映,更是同济医学院师生乐观面对困难、以科学精神开启民智的真实写照。



实践团队走进医学院西迁后期及附属同济医院旧址所在地宜宾县立女子中学(现宜宾市二中),这里也是赵一曼烈士的母校。当年,医学院在这里开设了病理学馆、药物学馆、生物学馆、公共卫生研究馆等,同时还建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高级护士职业学院。宜宾市二中党委书记李逢玉向团队成员介绍同济医学院与宜宾市二中的渊源。随后,实践团队参观了正在筹建的校史馆,并探讨了如何深化爱国教育和校史教育,展示同济医学院在此的办学历史,教导学生学习同济师生“爱国奉献,济世为民”的精神。参观结束,陈英汉恋恋不舍地说:“同济医学院与李庄、与宜宾市二中的深厚渊源,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传承和守护好我们校史院史。”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同济医学院的师生们在李庄不仅培养了以吴孟超、吴旻、武忠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医学生,更为解除当地人民病痛,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故事,是同济医学院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医学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


致敬历史:灿烂历程今又现


在CCTV-9《中国李庄》纪录片的拍摄现场,历史的回声与现代的对话交织成一首时光的交响曲。祖师殿医学院旧址的门口,陈英汉老师手持一张泛黄的毕业照,向队员们娓娓道来当年教学的点点滴滴。身着白大褂的实践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以新时代同济人的身份,复现了那个时代同济师生的学术风貌,用当代的镜头,留下了历史的影像。走入祖师殿医学院旧址长廊,墙上的画作将队员们带入了那个治病救人的年代。热烈的讨论声中,同济师生在李庄的医疗实践和人文关怀被一一勾勒出来,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难、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



队员们面向宁静的祖师殿后院,讨论着当年医学院的布局。每个房间曾经的用途,后院的布局是否经历了变迁,都成为了他们探索的话题。在热烈的交流中,队员们的心灵似乎与那个时代的教授和学生息息相通,感受到了他们穿梭其间的身影和不懈追求医学真理的执着。


随着夜幕的降临,李庄古镇月亮田被温暖的灯火点亮,水面上的倒影诉说着古镇的历史。唐非翻开了一本八十年前的《同济医学季刊》,那泛黄的书页不仅记录了他父亲唐哲教授的心血,也见证了李庄民众和同济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书页间,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每一幅图都承载着记忆。这些文字和图画,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同济与李庄。致敬历史,讲述灿烂历程,同济医学院的师生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


多方交流:同济精神绽新光


实践团队前往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李庄同济医院)进行参观学习。李庄同济医院工作人员向队员们讲述了同济医学院校友吴孟超院士在李庄求学经历以及他后来重返李庄的故事。李庄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肖雪梅带领实践团队参观了心血管内科病区,并邀请实践团队成员参加座谈,在座谈中,双方就李庄与同济友谊、精神传承和人才培养方面交换了意见,共同展望了双方在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领域的合作前景。



实践团队还与宜宾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就筹办“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在宜宾”的展览进行了座谈交流。李庄古镇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春提出“历史与科普相结合”的展览策略,通过复现人体解剖学展览馆,展现同济师生“为当地医卫事业服务”的医者仁心和传播科学文化的崇高使命。


陈英汉老师表示将与管委会一道核实资料、补充细节,确保展览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他期望这些珍贵的历史故事能够在展览中生动地呈现出来,触动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唐非教授指出展览应秉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设计理念,体现“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的同济师生西迁精神,将这一理念将贯穿展览的每一个细节,使展览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创新精神。周亦武教授表示可为展览提供病理标本,通过设置显微镜观察病理标本等互动环节,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现代科学给当时李庄民众的震撼,从而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随着座谈会的圆满结束,双方对即将到来的展览充满期待。这次展览将成为同济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的重要载体,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寻访古镇:文化抗战动心魄


在民族危难之际,文化的存续与抗争不仅是精神的抗争,更是民族生命力的体现。“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龚自珍的这句警世名言深刻揭示了文化对于民族存续的核心价值,并在抗战时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宜宾李庄,一个在地图上难以寻觅的小镇,不仅承载着同济医学院的西迁历史,更是见证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百折不挠、敢于斗争的拼搏精神。



实践团队走进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在众多展品中,最让团队成员们动容的,是那封饱含深情的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这不仅是李庄人民对同济大学的慷慨接纳,更是在那个动荡时代中,文化抗战精神的生动体现。


在博物馆的一角,团队成员们驻足于展示柜前,里面陈列着当年学者们使用过的书籍、笔记和研究工具,这些珍贵的文物见证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坚持与奋斗。每一件展品都是对那段历史的深情诉说,让团队成员们对前辈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团队成员们还参观了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原张家祠),这里曾是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所在地。故宫博物院的数千箱珍贵文物历经艰辛转运来李庄,放置在张家祠内,完好保存达6年之久。



随后,团队成员们对栗峰山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旋螺殿、禹王宫(同济大学校本部旧址)、南华宫(同济大学理学院旧址)等地进行了参观,这些地方无不展现了李庄在抗战时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团队成员对李庄历史文化的认识和对文化抗战精神的体会。


徜徉在李庄古镇中,叫卖声透过古朴的巷子,和着远处茶馆里飘出的淡淡茶香,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生活画卷。阳光洒在石板路上,斑驳陆离的影子随着树叶的摇曳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古镇的悠悠往事。夜幕降临,古镇的灯火逐渐点亮,古建筑的轮廓在灯光的映衬下更加清晰,而现代的霓虹灯则为古镇披上了一层绚丽的外衣。古镇的水面上,历史与现代交织,展现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通过这次古镇寻访,团队成员们不仅对李庄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文化抗战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坚信,这次寻访将成为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他们继续在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传承和发扬同济精神,为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美宜宾:自然历史相交鸣


在宜宾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自然与历史的和谐交响诉说着过往的辉煌,展现着时代的脉动。继深入了解李庄古镇的深厚历史文化之后,实践团队继续踏上探索之旅,去感受宜宾的自然之美和产业发展的活力。


团队成员们走进了宜宾五粮液集团。这里深厚的酿酒文化和现代化的生产流程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五粮液人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对创新的不懈探索,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中国酿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宜宾人民对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团队成员们还参观了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在新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宜宾在新兴产业发展上的决心和活力,以及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其自主创新为驱动,推动着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为宜宾乃至全国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贡献着重要力量。


最后,实践团队成员们站在金沙江、岷江、长江的交汇处,远眺江水滔滔,感受着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滚滚长江见证了同济师生和宜宾人民的深情厚谊,“爱国奉献,济世为民”的精神如同川流不息的长江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同济人。


这次宜宾李庄之行,不仅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寻根之旅,更是一次对精神信仰的坚定之旅。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力量和历史的责任,这将成为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前行。实践团队成员们表示,在李庄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工作的能力、生活的智慧,为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