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琥珀:喻家山
发布时间:2017.05.08

来源:记者团 编辑:付强 见习编辑刘超群 浏览次数:

■ 记者团 付蕾

  图/记者团 刘超群



  从集贸市场过去,一条长长的小道一路平铺,旁边老房子齐齐排列一栋一栋房子地路过,道路和房子的尽头露出了山林的眉目。一块碑石刻着“喻家山”三个朱字立在山脚。平缓的石阶级级缓升,最底一级探到脚边,如同温和的邀请。


  这就是喻家山,一马平川的武汉的最高峰。


  武汉许多高校都拥山而建:地大的南望山、武大的珞珈山,以及,这个149.5米高的、独属于华科的喻家山。



  喻家山山名由“俞家山”转换而来,令人有莫名的亲近感。《武汉文史资料》里收录了一篇60年代华工校友的回忆文,文中以饱满热切的笔调赞叹:“喻家山是华工的象征……它就像妈妈温暖的怀抱为华工抵挡着北来的寒风。”作为屏风的喻家山,几十年前因战争原因,树木被砍伐殆尽,成了一片荒土,直至建校后,才种上了一棵棵苍青的树。今日游人拾级而上,可以看见树林掩映的熏风亭积了厚厚的黄叶,有学生来回踱着诵书。山腰处的瑜珈草堂样式古雅,堂里常有老人唱戏走步,二胡声幽幽颤颤,余音绕梁。



  顺着台阶一路蜿蜒,若只是登顶,不出半个小时便能登上山顶的凤飞台。亭台是在2004年基于一座碉堡建的。碉堡是硝烟年代的产物,粗粝不平,蚀损得厉害,建造者和建造年代均已无法考察明确。中国历史地理公选课的老师夏增民曾上山考察,据他推测,这座碉堡大概建于三四十年代,一种可能,是日本人占领武汉后,为了控制武昌往东的交通干道——武冶公路而修建的;另一种可能,则是抗战时期国民党修建的。沿堡内的旋转阶梯上去,是一个圆轮状的观景台,台上的壁面、栏杆袒露大片触目惊心的伤痕,一一记录着往来的代代学生吵闹而无人聆听的心声。从台上放远了望,可见远处的武汉笼罩着尘雾,拥挤的小房子堆着山脚散落一片,喧嚣沸腾,诉说着和平年代的焦虑和欢愉。


                                                                                 

  山顶附近和山脚下各有一处防空洞,是几十年前“深挖洞,广积粮”在武汉留下的痕迹。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剑拔弩张,为了对抗苏联的核威胁,中国“备战备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挖防空洞、防空壕的活动。据武汉地方志记载,武汉政府在五六十年代修建了大量防空地下室,根据形制、材料推断,这钢筋水泥的宽阔空房,很可能是那个充满戒备的年代的产物。站在洞外往里望,幽暗深邃,墙面剥落,钢筋上红锈裸露。


  防空洞废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学生爱把它当作暑期教室——空调还未普及的年代,在里面学习凉快又通风。八十年代,物理教授陈应天从剑桥大学回到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在时任校长朱九思的支持下,开始从事一项艰深的实验工作:测定万有引力常数。


                                                                    记者团 刘超群 摄


  1983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在喻家山人防山洞里筹建起引力实验中心。引力实验对恒温、隔振、电磁屏蔽等要求极高,因此幽冷、 潮湿的人防山洞,成了科研人员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山洞里常年不见阳光,潮湿阴冷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使当时的科研工作者脸上出现了块块白斑。1989年的一期《华中理工大学学报》,还登着当年喻家山下那群孜孜不倦的科研工作者的成果:“用机械共振法测引力常数G”。如今,这里已逐渐成为“世界引力中心”。


  在实验室里工作了30多年的引力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罗俊曾说:“在山洞这样一个‘世外桃源’里,我能够静下心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是我的幸运。”他曾因恶劣环境和高强度工作而大把大把地脱发,索性剃了光头,戴上帽子。


  华科以其独特的方式,将这座默默无闻的小山浸染上了理工学校的气息——低调、朴素、讷言,有着积累着老日子的底气。不鸣不飞亭旁立了一面的石壁,上镶一张大理石校报——“1985年10月26日第35期”,使人可略略想见当年华中工学院的风采。


  当华科学生忆起校园时,喻家山就像是背景板一样的存在,理所应当。“她很安静,那种安静让我很舒服。”计算机学院的苏明祥如此评价。素日山上游人不多,林鸟嘁喳,山林静得像是裹了一层时间的琥珀。这座小山和华科的风格如此相配,仿佛她天然就是华科的一部分,又好像华科天然是她的一部分——树和风,光与影,平铺直叙的道路,很寂静沉默地,把时光一日日贮藏酝酿下去,温厚绵长。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