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际数学“奥赛”,中国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是当之无愧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但少年数学人才辈出的中国,为什么屡现数学人才断层呢?这些优秀数学苗子中的绝大多数为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呢?只开花、不结果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层层选拔强化培训是“中国特色”
在普通百姓看来,从刘徽、祖冲之到华罗庚、陈省身,一部中国数学史可谓名家辈出,群星灿烂。作为一个擅长数学的民族,在国际数学“奥赛”上摘金夺银自然不足为怪。
但美籍数学家魏诗曙在对中外做法进行比较后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丰收,年年满载而归,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并在赛前经过了严格的强化训练。“在国外,参加‘奥赛’是自由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得这么好。”
对于数学“奥校”,家长的兴趣远远大于孩子的兴趣。“这可能与升学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某个孩子在国际上拿了大赛奖牌,就可以不花一分钱,随便选择一所好中学。如果没有这块奖牌,可能得交好几万的择校费,还不一定进得去。”曾在中国科技大学当过数学教师、现为《中国科学》杂志编辑的陆珊年认为,这为参赛选手的选拔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他们只有在看到习题时,眼睛才会发亮”
“在我国,各种‘奥赛’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武汉大学数学系的一位博士生导师认为,“有时人们太过急功近利,刻意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并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多半对同一题型反复练习。如此机械的“题海”战术首先泯灭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正是创造性的保证,正如著名数学家田刚所说,“创造性在科研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只有在看到习题时眼睛才会发亮。在任何国际性的学科笔试中,我们的中学生总能名列前茅。”一位带队参加国际“奥赛”的领队这样描述中国小选手:“他们做习题的时间通常是西方学生的数倍,但在发挥创造潜能方面所花时间却极少。”
在数学家大会会场上,一位教授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道怪题:“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那么船长是几岁?”如果学生做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就表明学校把孩子“教笨”了。不久前,有人用这则笑话一样的数学题去测验某市的中小学生,竟有92%的学生做出了“答案”。“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确实是教育的不幸。”这位教授不由为之叹息。
金牌选手再也不愿接触数学 |
“只要有兴趣,数学就会变得迥然不同,就会感受到数学无尽的魅力。”正是由于对数学王国充满兴趣,田刚才会在数字世界里自得其乐,成果丰硕。“老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有了兴趣你就会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天赋倒在其次。”
但应试教育让我们的许多孩子讨厌数学。不再学数学的那一天,俨然是他们的节日。“这种教育让学生大量重复同一题型,虽然使学生在计算和推理方面达到熟练程度,但也种下了恶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严世健对此深有体会,“这种方式使优秀的学生对数学感到厌倦,让吃力的学生对数学心存恐惧,以至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不愿再接触数学。”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少年数学论坛上,充满童心的著名华裔数学大师陈省身为小朋友题词“数学好玩”。但在我们的学校里,又有多少孩子觉得数学“好玩”?
“在这种‘八股文’式的教育下,学生只有好胜而没有好奇。”数学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奠宙认为,“他们对考试以外的题目毫无兴趣,更缺乏对科学、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探索精神和好奇感。”
即使在“奥赛”中培育出了好的数学苗子,他们也多半会“告别”数学舞台。“在‘奥赛’中获奖的不少人不愿继续从事数学研究,个别人甚至表示一辈子不愿意再接触任何数学符号。”北京师范大学刘兼副教授说。
曾经有一位数学大师这样说:“数学家就像一位恋爱中的人,为了数学他可以赴汤蹈火,一往无前。”如果数学家没有爱上数学,又怎么可能碰撞出最为绚烂的火花呢?哪怕短暂,哪怕瞬间即逝。
“马跑得快固然好,但跑得远更重要。”魏诗曙这位旁观者的话,仿佛在不经意间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最紧绷的那根弦……
院士批评“奥校热”
“目前从小学就开始的奥校热是不正常的。”在昨天召开的“数学是什么”的少年数学论坛上,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在回答学生提问时,阐述了自己对奥校的看法。
奥校问题是昨天论坛的热门话题。“重点学校对数学奥赛的重视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表妹还在读小学一年级,可她的作业中就有涉及鸡兔同笼的问题。”一位来自西北地区的高中生的提问,引来场下一片惊讶之声。一位女中学生恳请科学家解答奥校给她带来的疑惑:“它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甚至关系到我们的命运吗?”
著名数学家、担任过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首先给数学奥赛定位:“它是很好的课外活动。通过它,可以学习数学知识,但绝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他认为,数学奥赛热的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是与高考挂钩,二是很多人认为奥林匹克金牌很了不起。“其实它很普通,我常常劝这些选手有一颗平常心。”
与王元院士的观点相同,杨乐院士认为,数学奥赛不应该变成数学奥校。对于部分同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年龄稍大的同学来说,如果对数学有兴趣,进而阅读相关书籍,并参加比赛,是自然正常的。现在许多地方从小学、初中就开始办班,进而上升到办校,结果使相当一部分同学感到枯燥,甚至对数学失去兴趣。
杨乐补充说,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奥赛金牌。打个比方,数学如同马拉松比赛,奥赛金牌如同跑到二三百米时的领先,看似在第一方阵,你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这只是刚刚起步。对于数学奥赛得奖能与上大学挂钩的心理,杨乐说:“不要把奥赛看得太重。如果学好功课就不怕高考。”
今天参会的学生多数对数学感兴趣。杨乐院士提醒他们:中学有很多课程,不是只有数学一门。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你们都应该学好,这是做大学者的前提。他以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为例。丘成桐在年轻时看过很多杂书,眼光全面,不局限在一个领域,结果取得今天的成就。相反,一个人如果光在自己狭窄的领域耕耘,可能会做出一些成就,但水平不会太高。因为如果缺乏全面眼光,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
“对真正的数学家来说,勤奋是最重要的。”杨乐院士最后说,灵感和机遇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有机遇也做不出来。他语重心长地寄语少年朋友:“你们要打好基础,要培养起浓厚的兴趣,追求真正的学问,不要只看上名牌大学和有好出路这样表面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