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已有个别学生开车上学。“校园有车族”自由出入校园,也给高校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高级轿车成了大学生“坐骑”
上周末,北大二年级学生小吴回京郊看望父母,和许多大学生不同的是,小吴是开着私家车回家的。在北京,极少数富家大学生率先成了“校园有车族”。
首都师大团委负责人说,大学生开车上学并不新鲜。三年前,该校97级就有一名女生驾驶“羚羊”轿车出入学校。该校还有一名大四学生“小七”开着“桑塔纳2000”上学,偶尔开着“奔驰”、“本田”等名牌轿车往来学校的并不少见。北大、清华也有几名统考统招的研究生开车出入校园。
有媒体称,南京某高校一位99级女生最近每天开着奥迪轿车上学,快进校门时就按响喇叭,校门应声大开,车子驶进学生宿舍前固定的泊位。
离多数市民生活尚远的轿车,率先成了大学生们的“坐骑”。
-“校园有车族”究竟有多少?
大学生究竟有多少人在享用轿车呢?石油大学、语言文化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邮电大学、物资学院等校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些高校很少发现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驾私车上学,学校也没有给大学生发放过车辆泊位证及出入证。
看来,“有车族”还只是极少数,他们来自“先富起来的家庭”,所用的是家里闲置不用的车辆,有的则是向亲戚朋友借来的“过过手瘾”的。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小七”的“坐骑”是爸爸购买的,哥哥出国后家中会开车的只剩他,身兼车主司机二职。自我购车者属凤毛麟角。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处处长张奇分析,大学生毕竟还是消费者,即使少数人通过给校外公司编程、攒书、炒股等方式获取了一定收益,但离自行购车的距离还不小。除少数教师外,高校拥有小车的主流人群还是那些参加短期或长期培训的老板学员。在北大清华,老板学员开着“奔驰”、“凌志”上学的事并不新鲜。北工大学生处处长张革透露,该校“中加学院”学员绝大多数都是企业老总,驾驶名车上学,此前媒体所称的“北工大有个开红色法拉利的神秘女子”其实就是一位年轻老板。
不过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深入,大学生开车上学者将日渐增多。
-大学生开车上学利大,弊大?
对于开车上学,多数大学生觉得无可非议。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张丽萍认为“很正常”,就像人家有条件开车上班,不必挤公共汽车一样。人民大学大一学生居子江说,假如家庭条件和个人经济状况许可,大学生能拥有私车是件好事。“况且许多人都有了车本。在我们班40人中,就有5人已拿车本或准备学车。更不用说毕业班了。”
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高校,已考取车本的学生比例在10%以上,毕业班更是高达60%左右,有些班级的男生毕业时人手一个驾照。
首师大“小七”称,学校离他家仅10分钟车程,他每月开车15天。“开车改变了我原来对时间和空间的看法,感觉好极了。”而他的车几乎是“公车”,只要同学开口,电脑拉过,红白喜事跑过,甚至还给家里开鲜花配送公司的同学运过花盆。
不过,也有学生持反对观点。“根本没必要。”市属某高校学生小宁说,“学生就该有学生样,干嘛开车上学,大出风头?”还有人认为开车上学是“摆谱”,招来同学非议,不值得。
-限制:高校目前采取的措施
对于南京某高校女生开车上学,校方的态度是“无需干涉”,理由是:该生家在城郊,上下课路途较远,只要停车不影响校园交通,可以准许其出入学校。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高校的原则是“限制车辆进校园”。个别学生开车进校,高校保卫部门一般不予放行。不过,由于有车族毕竟只是极个别学生,许多高校实际操作中也“放人一马”,准许出入,但也不给予其合法身份,如不发出入证和泊位证。而有些学校如北外、北二外,则对大学生车辆进校一律限制。
“绝对禁止私车进校园太难。”北大保卫部副部长刘长有说,北大曾有过“禁车”举措,因为“禁车”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利益,要经过多方、长时间的讨论才能得出结论。但北京高校又是城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若大学生都开车出入校园,现有条件也不允许。
上月底,北京林业大学出台全校禁骑自行车的规定后,北大网上又有人提出“燕园能否成为无车的花园”。一名学生记者深有感触地写道:看到未名湖边的银杏已是满树金黄,与碧波塔影相映成趣,不由沉醉于秋色。正值此时,一辆轿车在那条并不宽敞的小路上与行人擦肩而过……逃离开飞扬的尘土,我们想知道:北大何时拥有世界一流的校园环境,与现代文明的最前端同步,却不沾染尘世的浮躁与喧嚣——一如数十年前那样静谧而优雅的燕园。
刘长有说,在国外,大学预先做了规划,建了停车场,大学生开车进校不受限制。随着北京高校办学条件的改进,校园内也可以考虑建地下车库或停车楼,让学生有车族享受私车带来的快乐。看来,学生有车族看到的更应该是希望。晨报记者廖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