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是大众化还是精英化 学生有国际竞争力吗
发布时间:2001.10.29

来源:宣传部 编辑: 浏览次数:

   早报讯高等教育是“大众化”还是“精英化”?高教体制创新何去何从?创新型大学的走势如何?在昨天的杭州国际教育展中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来自美国、日本、英国、荷兰、印度等国及国内一流的高教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官员、著名大学校长,在此进行了一番直接碰撞。

  王一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专家):培养的学生要有国际竞争力。新世  
纪的教育体制应以开放、自由的面貌面向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的学生不仅要在上海、杭州、北京有竞争力,到了伦敦、纽约也要有竞争力。因此,不仅要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加强素质、语言上的培养。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高等教育要注重人文精神。新世纪的高等教育要克服功利主义的狭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论何种专业,都要培养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人才。高等教育不能忽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高等教育应国际化、多元化。在国际化中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多元化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许美德(香港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全球化要以本土化为前提。教育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已经达到了技术的全球化,现在教育也要加入到一个全球化的系统中去。但在全球化的同时,我们更要坚持本土化,只有了解了自己本国的东西,我们才能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主动,才能在全球化中保持自己的特色。

  章仁彪(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高等教育要重视“交往”这一功能。在“教学、研究、服务”的三大功能之外,文化和文明的“交往”功能正在成为现代大学的第四大功能。在“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文化和文明的沟通与“交往”日益重要,“交往”功能在现代大学中正日益彰显和强化。大学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最为突出的趋势,而国际化强调的正是“交往”。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