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丨学术“萌新”修炼指南
发布时间:2018.09.18

来源:宣传部 编辑:梁曦 浏览次数:

  近日,2018年“学术新人奖”新鲜出炉。10位获奖者虽是学术“萌新”,创新能力和研究潜力却不容小觑。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从“初学乍练”,到“略有小成”?这份修炼指南为你解惑。


  ●数学学院—严凯:从事数学理论研究就是把冷板凳坐热、坐烫的过程。



  在研究中,我经历最多的都是失败和返工。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情。其一是2012年元旦前后,我考虑在Besov空间框架下做双分量的DP系统的初值问题,有一个临界指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在图书馆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座位,验算用多少张草稿纸,一直解决不了那个问题。有些时候运气也很重要,那天我在外文馆翻闲书游逛的时候,突然觉得内插不等式也许可以一试,便迅速回去尝试,半个小时后,困扰我多日的问题居然解决了。当时我既兴奋又觉得自己真的好笨,忽然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还有一次,我考虑做带高次非线性项的双分量CH系统,连续两三个月的计算和验证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后来,我改用几何观点利用守恒量终于解决了关键问题。那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真是让人回味和享受。


  ●电气学院—李大伟:一个学科本身无所谓“冷与不冷”,只有你“专不专业”之分;知识本身无所谓“相关与否”,只有你“活用与否”的差别。



  我在2010年进入团队开始做永磁电机本体方面的研究。那时候,电机本体在同学口口相传中是枯燥、晦涩难懂的研究方向。导师又给了一个很新颖的课题,能参考的文献寥寥无几。我的电机研究可以说是从“恐慌”与“焦虑”开始的。于是,我坚持查阅大量文献,阅读内容不限于课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内容,还去工厂与工程师进行交流,虽然他们所开发的技术也看似与我的课题并无直接联系,但这些前期的工作成为了我课题的基础与灵感来源。后来,我的博士论文里关键一章的工作是将多种不同类型的电机归为一类,建立基础模型。这就得益于大量“看似无关”的阅读,与实际工程项目给我的“感觉”。


  ●机械学院—陈修国:科研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一种不唯上、只唯实的工作态度。



  我本科和硕士阶段所学习和接触到的都是传统机械方面的知识,未曾想到会在博士阶段阴差阳错地从事光学(特别是物理光学)测量方面的研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投稿期刊论文的经历。那时候第一次写期刊论文,完全不知道论文是什么章法,结果论文投出去后被不同杂志拒了4次,每次都被审稿人批得体无完肤。至今我依然保留着这篇论文所有的审稿意见,有时我还会将这段投稿经历拿来鼓励学生。时至今日,我亲自撰写和指导学生撰写了很多论文,有时想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正是得益于这一次次的打击,使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去组织一篇科学论文。


  ●能源学院—胡润:“0-1理论”应用在科研中,就是做了总比不做好,做了一部分也比不做好。



  我们在文献调研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这个别人也做了,那个别人也做了,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可做的。做科研,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持之以恒的坚韧力和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做科研一忌好高骛远,认为只有颠覆传统、革命性的创新点才是科研,才值得动手去做。我在计算荧光粉的双向散射的时候,发现别人做了很多工作,建立了很多模型,我就深入下去,先把别人的工作重复一下。结果发现,原来别人的模型做了大量的简化,不是忽略了荧光粉的散射,只考虑吸收和转化,就是忽略了转化,只考虑吸收和散射。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荧光粉的光吸收、散射、转化的模型,接着就发表了一篇论文,然后基于这个模型又做了很多新工作。所以说,当我们浮在表面的时候,只发现什么都被做过了,自己没有东西做;只有深入下去后,才发现问题有很多,有很多东西可以做。


  ●土木学院—代胡亮:科研是持久战,永远没有终点。



  我初入科研,是在2010年转为博士时承担某研究所关于复杂壳体结构强度、稳定性及振动模态分析的科研项目,要求用严格的理论推导和计算分析,为结构设计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当时拿到项目我不知所措,但在导师指导下一步步查阅相关文献,探索研究思路,寻求计算方法,最终完成了理论公式推导,采用半解析法进行理论计算,并与仿真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以问题为导向从事科学研究,这样会激发科研兴趣,研究目标也更加明确。91岁高龄的黄克智院士曾说过,他大部分且突出的科研成就是在50岁以后取得的,所以各位科研人员一定要保持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做出更加出色的科研工作。


  ●水电学院—冯仲恺: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定会有所收获。



  古人云“见贤思齐”。自2016年加入水电学院这个大家庭以来,身边可爱的师生时刻鞭策着我奋力前行。这里既有学识渊博、严于律己的学者,细心到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又有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同事,时常从貌似不可行处迸发出奇思妙想;还有尊师重道、勤学好问的青年学子,全年近乎无休的坚持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仍然记得,在进行某重大项目技术攻关时,时间紧、任务重、基础薄弱、积累不足。我和大家连续3个月日均工作超过16小时甚至多次连续通宵,中间屡次推倒已有工作从零开始,只为将系统性能提升0.1%。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我曾几乎放弃,但是大家以实际行动激励着我坚守在科研之路,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科研激情鼓舞我走过每个日夜,最终圆满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电信学院—李渝舟: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从事科学研究,并致力于做出一点成果是一个痛苦与欢笑交织的过程,需要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首先,选择一个前沿而不是随波逐流的研究方向,要立志于攻克所在领域中的关键科学或技术难题。其次,围绕选择的研究方向,广泛阅读、修炼内功。坚实、深厚的积累能使我们看问题更有深度,更易产生灵感。我不赞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一味追求短平快的科研方式。在读博士的时候,我用了近3年的时间打基础,当时一篇论文没发,承受着难以想象、难以言表的不能毕业的心理压力。但经过积累,我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国际权威期刊上投了8篇论文。这个阶段的积累我认为会让人终生受益。再者,付诸行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唯有不懈的奋斗和持续的思考方可攻坚克难。最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科研道路坎坷曲折,在挫折面前,要创新思变、乐观豁达。


  ●自动化学院—温世平:只要辛勤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记得我在读博二期间,研究时遇到了瓶颈,工作一筹莫展,当时我感觉特别迷茫和困惑,认为自己不太适合做学术研究,都准备放弃了。但导师和同门察觉了我的异样,纷纷开导和鼓励我,让我重拾了信心。为了更好把握研究领域的动态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我将当时所有的相关文献都下载下来,先泛读摘要,把重要的、有前瞻性的工作保留下来,然后再打印出来,每篇认真精读做好笔记,并重复上面的实验,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验证。那时的我感觉像是打了鸡血,每天坚守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两点左右,累了就把椅子拼在一起,躺着休息一会,早上7点左右起来接着做研究,中午在实验室继续趴一下,有时两三天才回寝室洗一次澡。那时候虽然很累,但特别充实,研究工作终于也取得了突破。我坚信“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科研没有捷径。


  ●社会学院—高翔:社会工作,关注最弱势的群体,我爱这个利他的职业,这个有“温度”的学科。



  社会工作是一个坚守职业伦理,用科学方法助人的学科。我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读博的时候,那里老师们的研究领域都关注着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如家庭暴力受害者、性工作者、流浪儿童、痴呆老人等。他们以无比的热情关注着这些群体,也尊重着他们,服务着他们。这种热情“点燃”了我,让我爱上了这个利他的职业和这个有“温度”的学科。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目前还在积极地学习欧美国家的课程体系和设计,面临着社工本土化的问题。在科研方面,社会工作专业甚至没有一本权威期刊去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性论文。我选择在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的起步阶段回国,希望通过不懈努力,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奉献力量,培养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教师和一线社会工作者。


  ●协和医院—张波:广泛阅读文献,才能在现有的研究中发现一个空白点。



  如何将药学院所擅长的实体肿瘤的递药研究和我本身的血液科知识背景进行整合,一直困扰着我。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我发现很多肿瘤局部是一个持续凝血的状态,是一个长期迁延不愈的伤口,因此平时的研究中就尽可能地去往凝血相关的方向进行。直到博士研究最后半年,我终于发现可以将这些研究全部整合起来,并最终和导师商定博士论文的主题为“凝血相关分子为治疗靶点的肿瘤纳米递药研究”。后来,这篇论文有幸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为学科交叉作出了贡献。这个经历让我明白,无论是系统性的研究生论文还是单篇的研究性论文,只有广泛地阅读文献,才能在现有的研究中发现一个空白点,并为其赋予研究意义。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