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定格青春 剪辑梦想
发布时间:2011.11.29

来源:记者团 编辑:乔迁 邹雅筠 浏览次数:

    

    ■记者团 刘棉 张宇

    刘乐是一个怀旧的人,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过往,从前文字是他的寄托,上了大学以后,他开始拿起DV,用光影记录似水流年。

    从小片段到大电影,从单枪匹马到团队作战,从小教室到大舞台,刘乐给我们讲述着一个关于梦想、关于青春、关于光影的故事。

    10月28日晚,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暨武汉市第四届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上,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给刘乐颁发“最受关注新人奖”。

    对于刘乐来说,再次站上“大舞台”,比起兴奋紧张,更多是的从容淡定。

一个梦想

    一直以来,他都有一个梦想。

    许多人知道刘乐的名字是从《断弦》开始。以前他不了解光影是什么,直到看见高考录取通知书上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才开始逐渐了解电视电影,开始和光影做朋友。

    渐渐地,拍视频成了他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而现在是电影。刘乐最欣赏的导演是姜文。在他的印象里,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由本人参与改编创作,在影片中注入了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空间,带有浓重的“姜氏”风格。他经常告诉自己,有一天要做出有“刘氏”风格的作品。梦想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在学习前辈的基础上不断走出自己的路。而《断弦》,正是他梦想之旅的处女作。

    2010年10月份开始筹划电影,今年3月,《断弦》剧组开始在全校范围海选主角演员。4月16日,电影举办开机仪式和新闻发布会。一直到毕业前的首映,刘乐就像“永动机”一样,分分秒秒都都花在这部电影上,“连做梦都是在想着电影”,睡觉也不踏实。跟专业的电影剧组相比,刘乐的班底恐怕是芝麻遇西瓜,可就是这样的校园剧组,却“五脏俱全”,导演、编剧、制片人、摄像、道具、化妆、剪辑……电影剧组里该有的,《断弦》一个也不差,不同的是,刘乐不仅是导演,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也都是他亲自参与完成的。

    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暨武汉市第四届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上,刘乐获得“最受关注新人奖”。虽然在这之前他也拿过湖北省和全国比赛的奖项,但他表示,这次意义不同。“这不仅是对我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大学生影视创作的激励,梦想因为创作而越来越近。”刘乐说。

    做导演是一个梦想,而刘乐,一直在追逐的路上。

两段青春

    大二那年,刘乐和学长一起创立了“V-fun第二视觉影视创新团队”, 如今,在他的的人人主页上,唯一的特别好友就是“V-fun”。“大学期间,刘乐加入了很多学生组织,“V-fun”是他寄托青春的最后驿站。他的青春记忆糅合着团队的萌芽成长,两段青春的碰撞和定格,让更多人有了实践梦想的机会。

    “电影开拍之前曾设想过会困难重重,只是没想到如此艰辛。”非专业的演员,紧张的时间,有限的资金和设备,在刘乐看来,这些外在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最大的困难是挑战自己。他不仅要把电影的故事讲述好,最大限度地满足同学们爱看的桥段和情节,还要思考把电影当做项目来运作时遇到的各种问题。

    为了达到电影高清效果,拍摄时就采用高清模式,这也为后期制增添了巨大的工作量。刘乐和团队的后期制作人员借用软件学院一间配置较好的小工作室,进行后期处理。工作室每天八点定时开门,十点关门,喜欢熬夜做事的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被保安用电棒赶出机房。

    电影里的最后一场戏,是毕业时一个寝室四个人在一起喝酒,回忆大学的点滴。刘乐自己也是边喝酒边扛着机器拍摄,拍到一半的他,忍不住自己躲到卫生间里哭起来。对他来说,毕业的不只是电影里的人物,还有他自己,以及这段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微博推荐:

               
      刘乐       V-fun团队     乔迁(编辑)    邹雅筠(编辑)   刘棉(记者)   张宇(记者)
    从5月28号电影杀青,到6月17号电影公映,期间刘乐和剧组一直忙于影片的后期制作和筹划首映仪式。甚至公映的前一天,还在学校里面补镜。直到公映当天下午5点,他才走出待了一个多月的机房。回寝室洗了个澡,便去韵苑体育馆找了个角落坐下。他没有在台上指挥,也没有忙前忙后,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等待仪式的开始。在这之前,他本人也没有完整地看过这部电影,他只想作为一名普通的毕业生,和大家一起观看《断弦》,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动,一起失落。

    好友雷磊在看完《断弦》首映后在影评中说:“最后终于让他折腾出来了电影《断弦》。诚挚的作品,从来是个人心灵的讲述,也是一部作品的生命所在。他可能是想通过电影说点什么,对其要倾诉的对象,或者,就是自己。”熟悉刘乐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不太爱表达自我的人,可是看他的作品,却能看到他的大学四年。

    “弦绷直了,才清脆有声;弦松了,人也就懈怠了;弦断了,人也就沉沦了。只要把这根断弦接上,它依然可以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成为聚光灯下的宠儿。”这句台词,是电影的核心思想,他想借此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几帧光影

    刘乐的工作和学习都伴随着光影故事。大一,他就开始在各类媒体实习。大三暑假,他新华社总社视频直播组实习,并且很快成为直播组技术骨干,他制作的节目拿到了新闻直播奖。后来去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实习时,他凭借个人能力制作了一期节目并通过审核得以播出。实习结束后,他被评为新闻学院专业实习一等奖,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追逐光影的收获。

    电影男一号身上有刘乐自己的影子, 也有很多华中大人甚至当代大学生的影子。因而观影时,当“推销报纸”“自行车”“自习室”“绝望坡”等情节出现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刘乐说,他只是想用自己的镜头讲述这一段青春,让大家在看到电影能够想起,曾经的自己在这个校园里经历的点点滴滴。很多看完首映的同学给剧组留言说:“让我边笑边看,边看边哭”,“感谢你们,让我们07级毕业生有了一段共同的回忆”。一些毕业多年的校友表示,看了电影后,勾起了浓浓的母校情结。

    很多人是从《断弦》才开始熟悉刘乐和“V-fun”,却不知道在这之前,他们还拍摄了《天黑请闭眼》、《漂流》、《稻草人》等优秀的短片。与《断弦》不同的是,这些短片大都是团队内部自编自导自演的。那时,他们只是在定格自己的青春,而现在的他们,则是在帮助更多人完成自己的光影梦想。

    6月22日,“根叔”在毕业典礼的致辞中说:“我知道了你们中的陈超在中央电视台‘主持’未来,刘乐在学校‘导演’未来……”。最初,刘乐只是希望把大学四年的故事容在100分钟里,给自己的大学一个完美的谢幕,给同学们一份不那么平淡的毕业纪念。成了“刘导”,只是这段历程的意外收获。

    细数光影,定格青春,剪辑梦想。电影结束了,青春还在继续,本科结束的他打点好行装,踏上了自行车环青海湖的路。这次,他依然知道路途的艰难,却也依然坚持走了下去。

    从青海回来后,研究生生活开始,刘乐依然走在光影梦想的路上,和你我并肩。

    微博推荐:

               
      刘乐       V-fun团队     乔迁(编辑)    邹雅筠(编辑)   刘棉(记者)   张宇(记者)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