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园“四大才子”访谈录之刘克明
发布时间:2004.12.13

来源:记者团 编辑:编辑 顾盛炜 浏览次数:

编前:

   在喻园,“民间”一直传说着“四大才子”。这四大才子究竟何许人也?他们有着何样的风采?他们究竟“才”在何处呢?……平日,记者经常听到同学们对他们发出这样的疑问。对此,本网站将陆续推出“四大才子”访谈录。

背景:

    刘克明,男,1950年11月17日出生,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机械史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国际东亚科学史学会会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科学史技术学会技术史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第九届世界数学教育大会第20学组组委会委员,第三届国际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史国际会议科学顾问。先后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和湖北大学物理系,1978年赴华中工学院任教至今。198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在清华大学做访问学者,200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工程图学史,中国技术思想史,中国古代图学思想史。在学校,刘克明主要讲授《中国科技史》《中国文化系列专题》《中国书法》《书法与篆刻创作》等课程,曾在清华大学等几十所大学主办学术报告和人文讲座,受到大学们的热烈欢迎。 



    一个阳光暖暖的冬日早晨,记者按预约的时间来到刘克明的家中。一进门,咋就感觉是进了图书馆——两个同墙壁一样大小的书柜已挤得满满的,被挤下来的书就堆在客厅中央两个大书桌上。记者就在书桌的一面坐下来,目光跳过一挪挪书和刘克明进行着谈话……

    记者团:刚上您课的学生都以为您是搞文的,后来发现您其实是学工的,都很惊讶。您是怎么走上这样一条研究道路的呢?

    刘克明:我之所以读中国文化这么感兴趣主要是受我爸爸的影响,他精通中医。我经常看些中国古典书籍,时间长了,自然感兴趣了。现在很多学者,都说中国古代是没有科学技术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老子、孔子等人的一些经典中,都有对科学技术的思考总结。虽然古代很多科学技术的成果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有的已是废墟,有的已不存在了,但那些技术思想是永恒的。作品总是有限的,我们关键是寻找它的思想意义,这才是灵魂。

    记者团:现在的学生都很现实啊。他们总会问自己,这些东西学了有没有用。那您觉得从古代文化经典中探讨科学技术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刘克明:其实,人文精神对科学发展是很重要的。只讲科学不谈人文,科学就失去了它最本质的东西。我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科学能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能走在世界的前面。

    记者团:听说您一直拒绝买手机等通讯工具,同学们就在下面讨论,是不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多少对现代科技有些抵触情绪。您觉得是这样的吗?

    刘克明:这个嘛——我不要手机并不是我抵触现代科技什么的。我就觉得手机这些东西总容易束缚自己,我是尽量避免外界来干扰我的。我的研究方向需要研读、收集、整理大量的古文献,而且现在从事这个的人又不多,没什么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我需要静下心来坐住冷板凳,避免浮躁、肤浅。 

     记者团:您的课一直很受学生欢迎的,有些工科院系没开您的课,学生们都争着报名您的选修课。您是用什么“秘方”来吸引大家的呢?

    刘克明:大学课堂不再是像高中那样“照着讲”了,课本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大学呢,就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跟着讲”,讲自己感兴趣的,讲自己研究的。有时候,说下自己的研究,和学生交流下,听下他们的反馈,对我也是个帮助。同时,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我们对中国文化丢得太多了,现在的学生也是越来越远离它了,我在课堂上就是不断呼吁大家回归经典,看看祖先们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创造的辉煌文明,这点对华工这样一个工科学校是尤为重要的。

    记者团:听说您刚出版了一本新书——《中国技术思想研究——古代机械设计与方法》,被收录在《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里,这套书好象在全国只有九本。

    刘克明:说到这本书,我真是觉得“十年辛苦不寻常”啊。从我92、93年在清华时,我就开始准备。其实在99年时,我基本上已经准备好了。

    记者团:那为什么现在才出版发表呢?

    刘克明:我只是想让它更加完备点。国内研究这个的很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东西我不想弄得太草率了。从99年开始,我就陆续在一些杂志上发表我的观点,后来发现学术界对这个也没什么太大的异议。感觉自己准备好了,就发了吧。 

   记者团:谢谢您,刘老师。

    刘克明:没关系,也谢谢你们。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