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性认识”激发“空间灵感”:访阮春红副教授
发布时间:2004.10.21

来源:记者团 编辑:编辑 张杨 浏览次数:


   带着模型上课,甚至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把学生当作还没入机械门槛的小孩来教—— 

         用“感性认识”激发“空间灵感”

    跟阮老师约好是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敲开门:“请问阮老师在吗?”“我就是。”一个头发齐肩戴眼镜的女老师微笑着抬起头,回答简短却很热情。她就是教学质量一等奖的获得者机械学院硕导阮春红副教授。

    虽然看上去很年轻,但阮教授在华工已有8年机械制图从教的经历,而之前她在一工厂搞部件设计也8年。由于自己的经历,对于机械制图她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机械制图非得让学生观察实物,图片再好它永远是平面的。”她告诉笔者只有对具体的模型、部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才能激发出良好的空间灵感。
 
    小李是机械学院大二的学生,他比较喜欢阮老师的这门课。因为阮老师上课总是带着不同的模型,先让仔细观看,然后才绘制,但是又不能完全按照模型画。小李告诉笔者,有一次老师给了个发动机箱体,让学生绘制时在其上盖上加一个圆孔。“我当时觉得很容易,这不很简单么!于是我刷刷几笔画了个与盖四边相切的圆孔,便将作业给了老师,满以为会得到赞扬,没想到却被老师指出了个大错。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圆孔与四边相切,那这个部件就没法成一个整体,也就废了,这是我们机械人的常识。这是我迈进机械门槛的第一个教训:没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就是空想。”笔者跟阮老师谈及此事,她严肃地说:“这是对零部件的感性观察不够,说得深点就是缺乏工程意识,作为工科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意识,这也是我在授课过程中的侧重点。”

    从同学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她深知模型、部件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空间灵感,她建议学院在东十二楼建立了一间模型室。然而今年开学后,由于寝室调整,一部分在西十二上课的同学就没了模型室。见此,阮教授赶忙向教务处建议,在西十二教学楼内也开设一个模型室,经过她的反复努力,教室终于开设起来了。记者有幸参观了西十二楼的模型室,只见沿墙的柜子内整齐地摆着各种零件,有机油泵模型,有汽车轴承模型,有齿轮变速箱模型… …模型室中间有几张大的绘图桌,供来观摩的同学练习。“有的学生上课来得早,或者课后,就常去模型室,还要求我们老师讲解,这些都对空间灵感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阮老师说。

    不仅如此,每年放寒假时,她都要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作业:到工厂车间观察各种机械部件。“因为我是从工厂中走过来的,对各种零部件非常熟悉。而目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就是空间想象力不够。我们搞机械学机械的本就没有什么技巧、捷径,靠的就是多看多实践。”

    阮春红教授怀着满腔的热情,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2002年她参编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获国家级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电机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她所教的机械制图获湖北省优质课程。然而她没有停步,依然执着如昔,目前她正在做一套全flash的辅助资料,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机械制图。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