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教育的真谛与使命——访文辅相教授
发布时间:2003.05.05

来源:宣传部 编辑: 浏览次数:

教育的真谛与使命
———访文辅相教授
   
    一、教育、素质与素质教育
    我校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文辅相教授认为,教育本是人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它注重一种精神的沟通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递、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的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穴雅斯贝尔斯?雪。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教育的看法乃至实际的教育方式、手段都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变得偏狭,仅仅将教育视为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似乎知识与技能便是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是一种对教育本质的误解。诚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知识与技能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知识与技能本身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只是一种媒介,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媒介。人的发展即是指人的素质的养成和不断提升。
    教育学上的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学习和养成而获得的身心品质。素质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人们对于知识、技能乃至智能等概念的反思基础上的。素质的养成包含“发展”与“内化”过程。“发展”强调一种人的主体性,素质的养成过程是一种人的内在可能性的充分阐扬,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内化”则强调一切外部因素要对人产生影响,必须经过人自身的吸收与构建。一方面,素质是一种外部环境因素与人的身心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整体性,即不可分割性,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难以度量性。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素质的这种难以度量性导致了人们对于素质的忽视,认为素质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但这并不能否认素质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素质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发展性。人的素质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它又不是恒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既可能向好的方向也可能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因而,我们强调素质的养成,便必须强调素质的基础性,认识素质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文先生认为,现在的教育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回到原点的教育”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但同时他也强调,教育仅仅回到“原点”依然是不够的,真正的教育还应该处在一种常变常新的状态之中,这是社会与人的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素质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既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又能够满足人们对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的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认为“有知识、有能力并不等于高素质,知识只是形成素质的基础,能力只是素质的一种表现”。
    文先生指出,素质教育与我们传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容易被误解为“平均发展”而不符合人的天性与本质。素质教育的提出,能够促使人们思考和理解教育的真谛,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人文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铸就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何谓人文精神?简言之,即“使人之为人”的精神特质,它秉承了人类最崇高的价值和理想,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时人常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对,认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是两个迥然相异的异质体在同一系统中的共存。其实不然,科学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意在与世界建立一种自由和谐的联系。人文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了解有关人文世界的客观知识,而在于帮助学生体悟深邃的人文世界,在其中感受并培植一种超越现实、热爱生活、涌动生命张力的情感和精神。因而,加强人文教育,不在于对概念命题的掌握,而在于对其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在专业的科学教育中也蕴涵了丰富的人文资源,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关于这个问题,文先生首先指出,当前一部分教师不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真谛,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单纯“为人文而人文”,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人为地割裂开来,形成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这种做法是极不妥当的。他认为,在任何一门学科或专业中都含有丰富的人文内容和特质,都可以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中感受到美的熏陶与生命力量的提升;但是,我们不能牵强附会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应该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找到一个“切入点”,并且要注意适当的策略与方法选择。
    第一,知识的传授不能脱离知识的背景以及知识产生、发展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促进学生的内化过程,使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精神构架的有机成分。文先生还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小学时的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以初中的数学知识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所以,文先生特别指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应该在教育中得到更多的应用与实践。
    第二,教师应该理解学习过程,把自己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思考和克服的过程及经验与学生分享。知识的学习过程本来就类似于一种科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理解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与策略,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一定的科学精神与创造能力;同时,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经验,可以使教师放弃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角色,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建立一种更为融洽和谐的关系,“教学相长”的原则可以得到真正的贯彻。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尤其适用于大学的教学。“发现法”贯彻实施于中小学阶段可能操之过急,但它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应用是十分切合的,因为它不仅符合大学阶段的教育目的,而且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征与知识准备程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科学的本质,受到科学精神与方法的陶冶与训练,使专业的学习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情境,具有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事先预测与准备的问题和情况。这时,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及时调控课堂气氛,处理突发性问题,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和素养。一个好的教师,不仅需要业务素质突出,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很高的整体人格水平,以精神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穴《大学》?雪所以,教师的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在访谈中,文先生还一再强调,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应该成为整个学校、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具体的措施,推进教育模式的改革:如改革专业设置,扩大专业面向;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促进整体优化;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等等。显然,这些不是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就能够奏效的,而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尽管如此,文先生依然在言语中表露出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饱满热情与兴趣,并对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表示了强烈的信心。
[●李朝晖]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