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协作诊断专家与非典面对面的较量
发布时间:2003.05.10

来源:宣传部 编辑: 浏览次数:

            ――专访我省首例非典病人协作诊断专家之一辛建保 


   当我们赶赴黄冈时才意识到非典病人就在身边,以前从媒体上获知的非典疫情一下子来到了面前。我们的职责是想方设法去阻击和防范…… 

  

  辛建保: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湖北省防治非典专家组成员,参与我省首例非典病人的协作诊断。5月2日13时许,得知辛建保与另外7名特派专家从黄冈市返回武汉,记者立即与协和医院党委宣传部取得联系。当日下午2时40分,记者接通了这位稍许休息后的呼吸内科专家。 

  “最初对危险考虑并不多” 

  辛建保告诉记者,他是4月20日紧急奔赴黄冈的,在此之前对危险的考虑并不多。 

  “此前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其疫情都是通过媒体了解的,那个时候非典在广东、深圳等地发生。在本地排查病人时,没有一个符合国家卫生部确立的标准,因此,我当时觉得非典离我们很远,武汉乃至湖北不会有这种疾病发生,直到去了黄冈。” 

  当地医院已对疑似病人制订了治疗方案,专家们的任务主要是根据标准进行排查诊断。 

  辛建保说,省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率领专家前往黄冈,让我的认识有了转变,“非典”就在我们的身边,并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种了解的层面上。 

  虽然当初对危险性的考虑不多,但初步防范措施还是必需的。4月20日当天,辛建保和一同前往的专家们会同当地医院医护人员对病人张宏进行了一次会诊。第一次接触张宏,辛建保等人均按要求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和防护帽等。“倒不是害不害怕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对自己的负责就是对他人的负责和保护。” 

  “当黄冈医生张宏符合非典标准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感觉压力大了一些。”辛建保说。 

  “当地医务人员比我们辛苦” 

  随着媒体对湖北省首例非典病人给予的较多关注,远在黄冈的辛建保越来越体会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其实他们的工作生活并不像别人所想像的那般困难,黄冈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干部群众对防治非典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最辛苦的要数当地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所做的工作有时是常人无法想像的。” 

  “当地的医疗条件和疫情比自己想像中的要好得多。”辛建保说,急性传染病对任何一个地区的医疗条件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即使在武汉也有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还不具备有效的抵抗非典的措施和能力,但由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卫生部门有力的组织保障,一些最初急缺的用于抢救和防护的必需品,均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起来。 

  辛建保告诉记者,当地政府非常支持专家们的工作,相互配合也很密切,相比一线医务人员没日没夜地工作来说,自己的生活还是较规律的,并不算差。 

  “我学到了很多 

  东西” 

  让辛建保感到欣慰的是,非典疫情促使当地人民增强了自我保护防范意识,也激发了对疾病进行抵抗的自觉性。 

  辛建保说,全民动员参与防治非典的形势下,专家们当初“在现有医疗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非典疫情会在当地进一步扩散或在隔离区内交叉传播”的担心,似乎显得有些多余。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辛建保说,刚到黄冈时,非典病人张宏的病情有些反复,但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治疗,目前病人的精神状态比较好。 

  由于省领导、省卫生和疾控部门的多次指导,当地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防典体系,加上应急预案、医疗设备、人员落实等均趋于完善。 

  此时,已经在外奔波10余天的辛建保接到了“暂作休息调整”的通知,从黄冈返回武汉。 

  “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回顾黄冈之行,辛建保总结说,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凝聚着从政府到民众多方的力量。“同时,我还从疾控人员那里学到一些与临床医学上所不同的个人防护和消毒知识。” 

  “随时准备返回防典前线” 

  尽管46岁的辛建保把此次行动视同平时的一次出差,但在协和医院教学办公室工作的妻子和今年中考的儿子眼中,辛建保此行却有着不寻常的含义,他们对辛建保有着太多的担心。 

  辛建保正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得知丈夫回汉的妻子急切地赶来了,面对电话那端日夜牵挂的丈夫,妻子付燕显得有些惊喜,她忙着问候“身体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工作很忙吧?……” 

  付燕告诉辛建保,儿子下午放学后想去看看爸爸,顺便带些水果和衣物,但都被辛建保笑着推掉了。按照规定,他需要10余天的隔离休息。 

  “儿子大了,他会理解爸爸的。”辛建保告诉记者,虽然人已经回到了武汉,但如果有需要他随时都可能返回防典前线,“这是我的职责!”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