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橙林:没有平衡,只有取舍
发布时间:2022.01.11

来源:学工部 编辑:刘雪茹 浏览次数:

■通讯员 邱文婷 林心仪 余凯伟


桂橙林,昵称四木,爱研究,爱中华文化;爱向优秀学者学习,挖掘“八卦”;爱读书,经营百万粉丝诗词自媒体;爱有趣生活,诗意人间,更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研三标获得者桂橙林的独特灵魂吧!


桂橙林,2018级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管理学院博士2018级第一(1/51)。以一作或通讯发表4篇英文A(SSCI),出版专著4本;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及4次国家奖学金。热心公益,坚持月捐累计70余次。传播传统文化,经营诗词类自媒体账号(包括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全网粉丝累计过百万,获微博2019十大新锐国学大V等称号。


研究:一段始于足下的长征


2018年6月,尚未开学,桂橙林便提前搬进了学校,开启了他的博士生生涯。提前到校,是因为他是转专业读博,担心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


“既然我基础差,我就只能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弥补”,“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一定不会得到回报的”。在博一这一年,桂橙林经常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必须闯过的难关。


一开始听管理学院关于元分析的讲座,桂橙林就被这一方法的严谨性吸引,在会后与老师交流更坚定了他信心,于是一头扎进了元分析的研究中。


结合他感兴趣的跨文化视角,桂橙林做元分析时会触摸东西方文化,思索中国文化在企业组织中发挥的价值,例如发现中国的集体主义式管理,相比较西方,领导的有效性会更高。


文化是桂橙林做研究时持续关注的维度,他相信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于我们这一代。在其后的研究中,他参与共建管理学元分析数据库,更大的宗旨便是扩大华人学者的世界影响力,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桂橙林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找到一个好的合作者,极其重要”,在与其长谈的过程中,他曾多次表示自己的成长与朋友的帮助关系很大。他还谈到,“遇到困难是常态”,“习惯就好”,甚至他还会在“梦中思”。他说,熬过那些卡顿的点,就算推翻重来也没有问题,最后取得突破的瞬间令人着迷。


我们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热情?他说,“想做更好的研究,想发更好的期刊,做梦都想,于是就有热情了。”他还风趣地说起自己喜欢研究学者的“八卦”,“喜欢看优秀学者的成长故事,有的学者已经跟进了5年之久,熟练到可以细数出他们何时研究方向发生的变化。”看学界牛人的研究履历常常激励桂橙林,他们尚且如此努力,自己又怎能松懈。


他也曾谈到过读博期间的第一篇论文,收到邮件在早上5点36分,他激动不已,兴奋地发了朋友圈,导师点评:“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那时的他精力旺盛,仿佛打了鸡血一样。


诗词:一场关于热爱的旅行


除了在科研上取得成绩,桂橙林还有一门副业——运营诗词类自媒体账号。运营范围包括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家号,新浪微博等,全网粉丝超过百万,曾获微博2019十大新锐国学大V等称号。这不小的成绩还要从兴趣说起。



“小时候有一次腿摔伤,在家里待着没事,不知道谁在我家放了一本初中历史书,当时我读小学五年级,那时我就把那本历史书读完了。小时候陆陆续续读了很多历史书、文学作品。诗词是在我高中的时候,记得当时床头上放了本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还有《唐诗三百首》。高中的时候压力也比较大,我每天晚上都会背一首诗,以前我会背整本的《论语》和《人间词话》,然后到现在全忘了,几乎都不记得了(笑)。”桂橙林很幽默地说。


桂橙林还是个想干就干的行动派。硕士期间,他对诗词文史的热爱依然不减,科研久了也想有业余爱好派遣自我。无意中看到豆瓣有人邀请一起合作创办诗词公众号,便心动了,于是加了微信聊天。他们一起构思公众号运营的范围,从一开始的宋词,拓宽到花间词、纳兰词,就这么开始了他的诗词自媒体之旅。他在与人合作诗词的同时还自创了文史账号,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做到了20多万粉丝。


从研二开始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六年,经营自媒体也从最初的热爱,逐渐衍生为一种责任。粉丝的关注需要他们持续更新内容,他所运营的自媒体也慢慢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团队。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问他是如何平衡科研和兴趣的,他的回答是:“没有平衡,只有取舍。”“如果非要平衡,只是一个相对的。所以我以前都是第一牺牲睡觉的时间,第二牺牲周末休息的时间。”


从博二开始,科研压力不断增大,桂橙林便压缩了运营方面的时间,如他所说,“平衡很难,要学会取舍。有舍才有得。”


助人:一个“好管闲事”的习惯


不知是武侠小说读得多了,还是天生是个热心肠的人,桂橙林很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次意外发现学院饮用水有味道,就做了一个实验测了水质,并写了报告递交学院,帮助改善了师生饮水。但这只是他管的“闲事”中的一小部分。


2015年左右,桂橙林在火车站碰到了一个晕倒的老人,因为担心是碰瓷,大部分人都躲着。后来他给这个老婆婆买了水,他觉得她应该是中暑了。结果老婆婆喝了一半水,就把水倒了,她的第一想法竟然是想要那个瓶子,把瓶子扭了放进自己的袋子里了。这个事情对桂橙林的触动很大。从那时候起,他坚持月捐,次数超过70次。他说,虽然力量很薄弱,但他还是比较坚持,我们总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


他还谈到,去年疫情的时候,在华中大门口看到一个搂着肚子、蹲在那儿不舒服的老人,那时候人人戴着口罩,他也有点怕。本已经走到地铁站了,但还是受不住,又返回去问他怎么了。老人说他饿了,他就去对面买了面包和牛奶给他吃。当时回来给他面包的时候,有一个警察已经在那了,警察正在跟他聊天,他站着听,发现原来在七八年前老人的儿子在武汉丢了,已经来武汉寻子多年。这件事让桂橙林感到人生滋味的复杂。类似的事情桂橙林一直在干,做这些事有时候只是求个心安。但做得多了,也就成为了“受不住”的习惯。


聊到最后,我们也问了桂橙林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他将自身的经验提炼为三句话送给大家: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要顺势而为;选择后,要脚踏实地,克难攻坚。”

“多向优秀的前辈和同辈学习,用榜样力量激励自己。”

“可以没有小目标,但是年度目标,或者阶段性目标不可少。”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