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团 见习记者张东琪)2018年4月20日晚7时,华中科技大学第2234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楼C103如期开讲。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德顺在华中大学子殷殷期待的目光中登上讲台,为大家讲解“先救谁”——价值思维的挑战与变革。
记者团 胡家轩 摄
我们周遭时常发生道德困境,进退两难的境地常常让人感到无奈,如何应对成了每个人的难题。在接下来的讲述中,李德顺为同学们提供了解决思维方式毛病、走出困境的方法。
近年来,“女友”们的“我和你妈妈掉水里,先救谁?”和“博物馆着火先救什么”等问题风行于世,李德顺从这些引起强烈共鸣的案例展开分析。在李德顺看来,这些问题共同谬误是离开现实,不将人作为具体主体,将逻辑简单化,目中无真实之人,拒绝承认历史的、具体的人。然而,任何价值尺度都不能撇开现实而得到恒真的抽象答案,不承认人的多元社会地位和价值尺度就不能走出这思维困境。
随后,李德顺细解了著名的“电车难题”——电车前方的两条轨道上分绑着5人和1人,你可以改变电车行驶方向间接选择挽救其中一路人。这一难题数十年来在伦理界和法学界争论不休,功利主义观点认为应该“两害相权取其轻”,而自由主义则认为应遵从个人主义同意原则——与我有关的事情须由我同意。李德顺认为,应区别行为主体与规范主体。行为主体的自然行动是长期受到社会教育文化的熏陶的结果,因此,个人执行社会公共规范时造成错误,应由社会规范主体承担部分责任,并且规范主体应以措施保护执行者积极性,并减弱刻意的引导。
李德顺认为,人都是平等的主体,没有资格评断他人好坏,也不该以自我标准给别人贴标签。边沁的主张集体利益的功利主义,康德的以个人为主体、自由为原则的自由主义,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最高美德的德性主义等多种价值尺度都要求价值独断:从单一主体出发,没有意识到价值认识的本身就是多元的。现代社会,人的个性都在发展,不应以普世价值规范人。主体多元,价值亦是多元,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不应认为多元是暂时性的,也不可能出现绝对独断价值;放大格局,西方也不该武力干涉其他国家以求统一多元价值;但人类社会是一元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护人类文明集体是必要的。
在讲座的最后,李德顺向同学们发出了号召:世界上的路四面八方,不能想世上只有一条路,也不能要人人都走同一条路。我们要知道自己是谁,不能代替别人,也不能为人裹挟,要面对多元化,承认多元,坚持主体性,坚持自我,走上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