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鹰:中西经典艺术的美学赏析
发布时间:2018.05.06

来源:华中大新闻网 编辑:付蕾 见习编辑 马婕盈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金钱熠)2018年5月3日晚7点,第2237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楼C103教室如期举行。知名文化学者、文艺批评家、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来到现场,通过对中西经典艺术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为在场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美学盛宴。

  

比例与直觉:雕像的创作差异


世界的本体是什么?古希腊早期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数量关系,即比例。我们身处的宇宙是由星系组成的和谐整体,天体的运动遵循完美的比例。西方哲学崇尚的是一个静态的、以数量为基础的、稳定和谐的世界。

  

而《周易》则揭示了我国古代不同的哲学观。“生生不息之谓道。”世界的本质是道,生生不息是世界最根本的特性。与西方哲学观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中,世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

  

中西不同的哲学传统构成了差异化的造型艺术。古希腊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这一雕像作品中,女神阿佛洛狄忒的身体比例达到高度和谐,以肚脐为界,构成了著名的黄金分割比。“现在有的女性身高一米七、甚至一米八,她们穿高跟鞋不是为了增高,而是为了比例的匀称。”肖鹰教授举了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来帮助同学们理解,“自然的人体很难达到黄金分割比,这就需要高跟鞋来弥补。”同样,《法庭上的芙丽涅》这幅油画也体现了古希腊人对艺术最重要的理想追求,即自然生动。裸体在当时并非一种亵渎和耻辱,相反,这展现了上帝创造人体的完美比例,是一种理想化的塑造,也是神性的体现,其中蕴含着数量比例等解剖学的客观评估体系。

  

马其顿王国征服了希腊,也将其文化带向了环地中海。希腊文化由西向东蔓延,宋代以前,中国佛像的雕刻中亦可见到它的影子。从古希腊的维纳斯到龙门万佛洞的观音,两尊雕像前后相距千年,中国向古希腊学习,但并没有照搬。正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所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中国美学强调“恰到好处”,但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注重的是审美上的直觉和主体感受。

  

静观与灵动:山水画的审美精神


静观,是以一个固定的视点进行定点透视。西方的风景画通过静观向我们呈现了确定的空间,通过数理化的标准力图把握意象的秩序关系,展现一种匀称、稳定、和谐的宇宙观。

  

不同于照片般“静观”的西方风景画,中国的山水画则采用多点透视的方法,即近中远的景物层次无太大的差异,有别于近大远小、近明远暗的定点透视。观赏中国山水画时,视线是移动的,这也提供了一种审美的暗示——这个世界不是秩序井然的,而是一个生生不息、灵动变化的空间,大小远近循环往复,虚实之间交互转化。《老子》中有“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说法,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便根植于老子哲学中“道”的本性。如何在有限的画面上表现宇宙洪荒的无限与阔大,是中国山水画家的核心追求。

  

接着,肖鹰教授带领同学们一同赏析了赵孟頫的《双松平远图》——画卷右侧的坡岸上散布着乱石,石上几丛枯树,馀者但几笔空山而已。画面中景物稀少,有着大量留白,有限的景物却暗示着无限广阔的山水,虚实相生,留白与景物在动态中交相辉映,“无画处皆成妙境”。肖鹰教授告诉同学们,留白意即以少胜多,所谓“胜”便是在有与无的变换之间进行灵巧精妙的设计与描绘,是一种冥想与玄思的艺术。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接近尾声,在场的同学们仍沉浸于肖鹰教授带来的美学意境之中。最后,肖鹰教授表达了真切的期待,他呼吁同学们回归传统,从传统中汲取人文精神,去体会高洁、自由、孤独的精神。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