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别让历史财富成为“包袱”
发布时间:2018.05.06

来源:记者团 编辑:付蕾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张阳)55日晚7时,第2239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楼C103如期举行,主题为“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复旦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学者葛剑雄身着蓝色衬衫,面带微笑地站上讲台。尽管头发斑白,仍然不失风度。讲座中,葛剑雄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一带一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葛剑雄充满历史感讲述里,听众领略驼铃阵阵丝绸之路历史魅力。

  

共同创造丝绸之路


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离不开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但是,古老的丝绸之路究竟是怎么回事,少有人知

  

所谓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从玉门关和阳关以西通往中亚撒马尔罕及其支线道路的总和。这条道路曾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开放历史悠久的一个见证。

  

“以前我们总认为丝绸之路当然是中国开辟的,引以为豪,其实事实未必如此。”葛剑雄指出,如果仅仅把丝绸之路看做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道路,那么,早在3000多年前,中亚和西亚地区就已经有了先到达新疆,再经过敦煌进入中原的路线。

  

历史研究发现,上世纪60年代,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个古墓,叫做妇好墓,墓主人的陪葬品中有和田玉,由此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亚人就曾到达过中原。除此之外,从中国已发掘青铜器的分布年代和传播路径来看,中亚人的分布也大体形成了沿西亚、中亚再到中原,时间由早到晚的分布形态。也就是说,青铜器是从西方传入的,并且传入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张骞出使西域的时代。

  

相比之下,中原王朝主动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的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公元前2世纪,距今仅有2000年左右。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实现从东西两面夹击匈奴的战略目标,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大夏等国。张骞在出使途中被匈奴扣押长达十年之久,后经波折终于回到汉朝。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成既定的目标,但却给中原王朝提供了一个开眼看世界的全新视野。

  

从张骞的口述中,汉武帝认识到,原来西域不是蛮荒之地,而是物产丰富,邦国林立的富饶之地。西域有各种珍奇异兽,也有完全不同于中原的风土人情张骞谈到西域汗血宝马,更是让汉武帝向往不已。

  

公元119年,张骞二次出使西域,首次带去了大量的丝绸,在西域诸国极其受欢迎“赉金币拨至数千巨万”形容当时的盛况毫不夸张。于是,西域诸国和中原王朝之间开始频繁地互派使者,一时间“使者相望于道”,来往不绝,盛况空前而在这条路流动的最主要的货物,就是丝绸

  

西域的商人看到了商机,开始贩运丝绸。丝绸逐渐到达波斯罗马地,广受欢迎。由于丝绸始终供不应求,在罗马,丝绸往往比黄金还贵罗马帝国对丝绸的强烈需求是维持丝绸之路的动力。

  

然而尽管张骞通西域在客观上形成了以丝绸为主的贸易格局,但直到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中断中国商人始终没有主动掌握这条贸易从中获利不仅仅是陆路,实际上,海上丝绸之路也并非中国所开辟或掌握。虽然西汉末年中国已经航海到达过己不程国(今斯里兰卡),并设有中国译史,但实际上并未开通贸易路线公元755安史之乱发生后阿拉伯人出于贸易需要逐步开通并掌握了具有固定贸易路线的海上丝绸之路但这条路线之后也未能延续。并且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商人也始终没有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主角。


葛剑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呈现在听众面前。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不是中国人主动开辟或掌握的,而是由阿拉伯,中亚,中原各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的。

  

  

被忽视的丝绸之

  

  在葛剑雄看来,丝绸之路完全是一个外来的概念,而非中国原生。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将从洛阳、长安至中亚撒马尔罕的商道命名为丝绸之路。上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国内兴起敦煌热,大批学者前往敦煌及丝绸之路沿线研究考察,才让丝绸之路这个概念逐渐被国人,被世界所知。上世纪90年代,也正是日本人首次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

  

“为什么我们引以为傲的丝绸之路,历史上我们却毫无察觉?甚至连概念都是人家提出来的?”葛剑雄意味深长发问

  

历史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包袱。”中国自然条件优厚,地大物博,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因此,统治者历来只有天下观念,以“天下之中”自居,认为自己无所不有,缺少了解外界的兴趣和动力,常常保守和故步自封。

  

相比之下,往往越是国小民穷,市场狭小的国家,越是有强烈的开拓欲望。日本从唐朝开始就一批批地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到了近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资源匮乏的国家相继开辟新航路,建立殖民地,攫取资源以供发展。

  

此外,中国古代历来没有正常的外贸,只有宗藩朝贡外交体系朝贡贸易往往不计经济利益,也是丝绸之路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

  

不仅如此,由于统治者信奉儒家文化,重本抑末,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边疆也常常受到严密的监控。历朝历代,要么是闭关锁国,要么是开而不放。无论是对于陆上丝绸之路或者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中国从未主动利用过,也很少从中获利。所以,中国历史上对丝绸之路毫无察觉,也就不难解释了。

  

一带一路:创新,再现


“那么,为什么德国人,日本人如此关注丝绸之路?”葛剑雄停顿在此,望向在场的听众。

  

无论是李希霍芬,还是日本学者,他们研究丝绸之路,实际上还是从自身的发展利益出发。如何使自己的文化和制度更好地向外传播,如何开拓向外发展的路径?这些才是他们真正的考量。

  

葛剑雄强调,对于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关系,我们也必须有所研究,对历史有一个客观的理解,只有这样,当今一带一路的发展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引,一带一路的建设才能更加顺利。

  

“以前人们总以为,一带一路就是重建新丝路,其实不然。”驼铃阵阵、千帆竞发的丝路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成为了历史的遗迹。

  

现在的一带一路不是丝绸之路的再现,而是一个从未有过的伟大创新过去几千年,中国几乎没有主动地利用过丝绸之路,往往是自居天下,在朝贡贸易的体系下等待八方来朝。


今非昔比如今中国主动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通过全新的国家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方式,让古老的道路为沿线各个国家造福,重新焕发生机和精神光芒。

  

葛剑雄强调,一带一路不是单方战略,而是多方倡议。只有各国真正彼此尊重文化多样性,文明才能互相交流共鉴。只有真正形成地区利益共同体,才能人心相通,和睦友好相处。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之道。

  

“我们不能沉浸在过去貌似辉煌的历史中讲座最后,葛剑雄总结道,“历史可以成为我们的财富,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包袱,关键看我们怎么利用。”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