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倜:审美视野中的艺术语言
发布时间:2017.06.03

来源:记者团 编辑:彭辰辰 见习编辑 汤子凡 浏览次数:

█ 刘超群

6月1日晚,由人文基地主办的第2180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楼C103举办。主讲人修倜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科的负责人;同时她还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对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都研究颇深。


修倜首先指出了文学、影视、戏剧同为艺术家族的成员,在审美本质上是相通的。然而三者分属于不同的艺术种类,它们所依赖的不同的媒介工具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审美个性。


在比较中可以较好地把握它们同中有异的审美个性。“任何艺术的创造都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艺术形象的创造。”修倜从艺术形象创造的角度,先开展了文学与影视艺术的比较。文学艺术形象的生成主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因为文学的媒介工具是语言文字;文学家的创作是语言编织,他创造的艺术形象不能被真切看到。如果一种文学艺术形象能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种形象只能活在读者的审美想象中,表现为一种灵动而又情态并现的心理幻象,只可以内视而非物化的意中之象。所以,文学描述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和“意象性”。


影视艺术凭借机械化的媒介工具创造艺术形象,在复现现实物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开掘和升华。它以画面的交替来讲述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具有视听震撼效果的“形象流”,具有“直观性”和“固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拒斥观众的想象。“相对而言,文学是一种‘想’的艺术,影视艺术则是一种 ‘看’的艺术。”修倜说道。


文学和影视由于依赖的媒介工具的不同,呈现的魅力各有千秋。不过,影视艺术因为需要直观的形象创造,较文学而言,“不易表达纷至沓来的思绪,表现适可而止。”尤其在意识流表达创作中,意识流文学的写作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


随着电影的发展,意识流的这种技巧也进入了电影创作中。例如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八部半》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电影,充满浪漫夸张的场景、情节、人物,不断打断与重建叙事主线,在银幕上表现了人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直觉活动。显然,影视艺术为了实现这种艺术的张力,需要花更大的力气。


在影视艺术与戏剧的比较中,修倜提出了“‘真’中求真”和“‘假’中求真”的辨析说法。影视艺术创造中,固定俗成地需要做到还原现实物象,只能在物象之真中求取艺术之真,此即“真”中求真。戏剧艺术由于舞台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假定性,它虽以真人演出,却主要通过虚拟的时空、象征性的表演来进行创造。最常见的就是看京剧时,甩一条马鞭表示在骑马,转几圈表示已走了多少千里。观众们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审美趋势,满足于情感真实和表演美感,不求表现近似生活。在这种假定性的创造中求取艺术之真,即“假”中求真。


文学或戏剧文学与影视艺术往往可以相互转换。修倜在讲座后面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实现影视改编,以及改编后大众的审美接受。她指出,改编的方式有多种,即使与原作距离大,但文学的思想和情感的精妙被用视听画面和镜头语言再次表达出来,就是优秀的改编作品,否则改编就是失败的。例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改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在故事情节上与原作有很大的不同,但仍然突出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命运改变影响,同时也延续了荒诞感。


大众对文字的审美接受要从字、词、句入手把握艺术形象;对影视艺术的审美接受则从视听语言的分析和思考入手,需要通过对镜头、画面、声音、形象、蒙太奇等的感受和理解。从文学作品到影视语言的转换,观众在欣赏中也需要注意相关审美视野的不同。


讲座结束后,有同学谈起了自己看过的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后的不同感受,向修倜请教怎么看待改编后原作品中魅力元素的缺失。修倜回答道,“改编牵扯到两种文学形态,影视的改编是有局限的,电影还有片长限制,只能精选梳理出人物关系,不能全貌表现。其中的取舍保留均有导演的考虑,可能根据现在的时代情况,可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修倜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在审美中看待三者的艺术形象创造,艺术语言的之间转换尤能体现各自的独特魅力。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