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团 见习记者 曹梦怡)10月10日晚上七点,由澳门大学施议对教授主讲的人文讲座——“人文视角下的李白与杜甫” 在东九教学楼举行。施议对曾任香港《大公报》主编、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副院长,并兼任 “诗词中国”大赛顾问及评委。
在讲座的开场,施议对阐述了文学形式中的人文概念:“人文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接着,站在古代和现代的不同角度,他分别诠释了人文和天文的含义及其关系。然后,施议对以观察天文、人文的视角,从中国人最朴素的世界观入手,分四个议题观察李白与杜甫:天上谪仙人与乾坤一腐儒;先民的智慧与时人的智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以及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诗歌的吟唱与大唐之音的发掘与重构。
针对传统的李杜优劣论,施议对认为李杜优劣论的现代阐释是泛泛之谈,不得要领,因此他从人文的角度观察李杜,得出李白考虑问题在人文层面,而杜甫考虑问题在人本层面的结论。
针对李杜的异同,施议对认为两人的共同点在于最高理想都是“致君尧舜上”,但李白在朝廷内外均有思考,而杜甫只是在朝廷上思考。他还和大家一起分析了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和杜甫的《旅夜书怀》,认为李杜考虑到了“天文、地文”,都很伟大。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两种主要的思考方法。”施教授通过李白与杜甫的例子延伸到全部唐诗宋词,并以曹操的《龟虽寿》为例来教大家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解读唐诗宋词。施教授在最后一个议题中,深情吟唱了《将进酒》,获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在提问环节,对于学生提出当下古诗词是走向生还是走向死的问题,施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回答:“虽然现在古诗词的发展状况不是很好,但还是要对其有信心。”在场观众各抒己见,讲座在热烈活跃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