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 黄丹岭/摄)
■记者团 黄中燕
“搞建筑就像写小说,有序幕、高潮、尾声等,其中蕴含很多道理。”谈起建筑,何镜堂曾这样评价。
现年75岁的何镜堂因成功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而获得 “中国馆之父” 的称号。5月7日晚,他做客我校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与学生分享了自己传奇的建筑人生。
序幕:成为“半个艺术家、半个工程师”
1938年,何镜堂出生在著名的侨乡——广东省东莞市,幼年时的他就对当地的一些新老建筑很感兴趣,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穿街道钻胡同,然后将一些充满异域风情各式各样的房屋和街道画下来。
中学时期,何镜堂除了喜欢绘画又爱上了数理化。一次,他把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告诉了老师,想要得到老师的建议。“建筑师就是半个艺术家、半个工程师,你去学建筑吧。”老师的一句对建筑师的简单解释深深打动了何镜堂。从那时起,他开始决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于是,报考大学时,何镜堂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专业。
1965年,何镜堂硕士毕业,本想一展身手好好大干一场的他不幸遇上10年“文化大革命”,一场文化浩劫禁锢了他原先所有美好的设想。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他被迫分配到湖北省建筑设计院工作。
不久工作单位被取消,他又被下放到湖北山区一个偏僻的农村劳动。挑柴火、做饭,在乡下何镜堂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眼看自己“成为建筑师”的梦想即将破没,28岁的何镜堂生平第一次感到绝望,“有时候一个人躺在草地上傻傻地看着天空发呆,真的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只感到一阵阵无助的迷茫。”
迷茫中,他唯一的消遣就是阅读,“我渴望从书中能够找到答案,明确自己以后的定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阅读完《矛盾论》、《实践论》这两本书后,何镜堂受到很大的启发,慢慢养成看问题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的方法。
“怎么才能把辩证思维、矛盾论的观点运用到自己的建筑创作中呢?”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在先前学习到的哲学基础上,何镜堂创造性地提出了“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
“两观”即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任何一个建筑必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现在的要求,又能够适应将来的发展。“三性”指的是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地域性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决定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这一理论在日后成功指导了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的建筑创作和规划设计实践,在建筑界得到了广泛认可。
高潮:45岁起步的建筑人生
1983年,何镜堂放弃了北京稳定的工作举家南迁,回到了阔别18年的华南理工大学。那一年,他45岁,已过不惑之年,专业中断了10余年。
在一般人的心中四十岁已是男子的而立之年,但那时的何镜堂还没有开始立,他还只是刚刚开始奋斗。
“如果留在北京,我就只能平淡地等待退休,然后永远和自己喜欢的事业失之交臂。可是我就是不甘心,心中憋着一口气,我就是想去试试、去创作自己的建筑。”他说。
凭借着心中那口憋足了的气,回到广州的何镜堂慢慢积蓄实力,他开始参加所有与建筑有关的竞赛,哪怕是不起眼的小比赛也认真准备。刚从北京回来没几天,就遇到了深圳科学馆举行设计竞赛招标,这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工程项目。
没有丝毫的犹豫,何镜堂开始准备自己的参赛作品。没有工作室,夫妻俩就在租借的四合院的的走廊里支起桌子画图,不分昼夜整整20天终于如期赶出设计模型。后来,设计方案和模型送往深圳,顺利中标。
初试锋芒即获成功,深圳科学馆成为何镜堂第一件正规的建筑作品。“我越来越坚定我的方向是正确的了。”这次中标成功给了何镜堂很大的鼓励。
45岁真正开始迈入建筑这一行业;56岁成功当选“中国工程设计大师”;61岁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样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成功过程,在何镜堂看来却是意料之中的结果,“我一直相信,总有一天我能设计出自己满意的建筑。”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以来,何镜堂选择继续活跃在建筑设计一线,没有停歇,“我会一直工作下去直到有一天我无法工作。”抱着这样的态度,他一次次设计出美妙绝伦的建筑,赢得全球范围内的同行的认可。
何镜堂的代表作大多是他当选院士之后的设计,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深圳市科学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08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等十余件。
尾声:“建筑带给我一直的幸福”
曾创作出数以百计的各类建筑,对每栋建筑的设计缺憾,何镜堂却看得坦然,“建筑是门遗憾的艺术,你永远不可能得到满分,我所做的就是尽量不去想那些遗憾的地方,这样想到它我就会觉得很幸福。”
古稀之年的何镜堂谈起建筑依旧神采奕奕,像个从妈妈手中获得奖励棒棒糖的孩子一样。他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我设计出的建筑可以获得人们的认可,带给人们感动。”
曾经有一位大一的女学生在看了何镜堂设计出的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后,亲自跑到他面前向他做90度鞠躬感谢他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提供了宜人的学习环境。还有一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开幕之前,以为30多岁的妇女走到何镜堂面前双手要求和他握手,并向他致谢:“谢谢你给我们中国人争光!”
看着自己的设计作品得到百姓和社会认可,何镜堂感到特别快乐和满足。“有时在路上,会有不认识的人跟我打招呼,亲切地对我说‘何老师您好!’。那时候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并且我还要一直做下去!”
“现在的我还在路上。”何镜堂说。
人物简介:
何镜堂,1938年4月生,广东东莞人。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2001年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荣获200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长期从事建筑及城市规划的教学与研究,主持了200多项重大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获国家、部、省级优秀设计奖80多项,其中国家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4项。其主要代表作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天津博物馆、澳门大学新校区、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浙江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及主楼、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广州大学城、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北京奥运摔跤馆等。出版专著7部,并在《建筑学报》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